[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54753.1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2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秦金涛;秦天苍;郭辉辉;张高鹏;张抗;崔凤霞;龚舒;李月番;曹琳青;周俊俊;高莉;王敬臣;郭金权;史小利;陈景奎;肖志刚;陶国芳;郭锡锡;董飞;张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46/1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空管 进气管 冷凝管 连通 冷凝液体 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回收装置 气体冷凝 隔水板 冷凝液 溢流口 滞留区 内壁 防尘罩 进气口 水冷凝装置 冷凝回收 冷水出口 冷水入口 入口连接 软管连接 有机气体 过滤网 排气口 收集罐 阀门 回收 | ||
1.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3),进气管(3)的一端通过软管(2)连接有防尘罩(1),进气管(3)内设有上下通透的排空管I(4),排空管I(4)的下部通过隔水板(301)与进气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排空管I(4)、隔水板(301)与进气管(3)的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滞留区;冷凝液滞留区的下部连通有冷凝管I(10),冷凝管I(10)上设有阀门I(19),冷凝管I(10)的另一端与冷凝液体收集罐(20)的入口连接;进气管(3)上设有气体水冷凝装置;排空管I(4)的上方设有过滤网(5);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排空管II(11)连通;排空管II(11)的另一端与板式换热器(12)的进气口(13)连通;板式换热器(12)上还设有排气口(14)、冷水入口(15)、冷水出口(16)和冷凝液体溢流口(17),冷凝液体溢流口(17)通过冷凝管II(18)与冷凝管I(10)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冷水入口(15)和冷水出口(16)与板式换热器(12)的介质流通层连通;进气口(13)、排气口(14)和冷凝液体溢流口(17)与板式换热器(12)的气体流通层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口(14)和冷凝液体溢流口(17)位于板式换热器(12)的下部,且排气口(14)位于冷凝液体溢流口(17)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水冷凝装置包括冷水进水管(6)和冷水回水管(7),冷水进水管(6)和冷水回水管(7)之间连通的一部分设在进气管(3)内,冷水进水管(6)的一端与冷水循环箱(8)内的水泵(9)连通;冷水回水管(7)的一端与冷水循环箱(8)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进气管(3)内的冷水进水管(6)和冷水回水管(7)之间连通的一部分设为盘管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3)内设有两个过滤网(5),冷水进水管(6)和冷水回水管(7)之间连通的一部分位于两个过滤网(5)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管II(18)上通过支管连通有缓冲罐II(22),支管上设有阀门II(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47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