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局部增强型8字形经颅磁刺激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7711.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2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余勇;黄开文;张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颅磁刺激线圈 中心区域 局部增强型 背面中心区域 本实用新型 凹陷形状 磁场脉冲 等厚结构 脉冲影响 区域磁场 正面线圈 等效电 聚焦性 刺激 等厚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局部增强型8字形经颅磁刺激线圈,通过将等厚型8字型经颅磁刺激线圈,在线圈背面中心区域加工成凹陷形状,并保持线圈正面线圈表面在一个平面上,使得在中心区域线圈等效电流离刺激区域更近,从而在所述中心区域范围产生比等厚结构更强的磁场脉冲,而对所述中心区域范围以外的其它区域磁场脉冲影响可忽略,使得所述局部增强型8字形经颅磁刺激线圈聚焦性更好,刺激范围更集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经颅磁刺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局部增强型8字形经颅磁刺激线圈。
背景技术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简称TMS)技术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磁刺激技术。TMS具有无创、无痛、安全的特点,可用于刺激脑神经、神经根及外周神经。目前广泛用在神经科学、脑科学研究领域和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经颅磁刺激系统由两部分组成:高压脉冲发生系统和刺激线圈。现有刺激线圈主要为8字形线圈,为了能准确有效地刺激指定部位,对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刺激深度和聚焦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磁刺激的聚焦度决定了磁刺激系统的刺激选择能力。高聚焦度可以缩小刺激范围,减少无关神经组织受到刺激的可能。刺激深度决定了磁刺激系统能够保持一定刺激强度的距离。如果要对颅内深部神经组织进行有效刺激则需要更大的刺激深度和更高的聚焦度,然而现有一般8字形线圈采用等厚线材平面绕制,刺激深度和聚焦度有限,造成刺激范围大,靶点选择性不强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聚焦度的8字形线圈,提升经颅磁刺激系统的刺激效果,以解决现有等厚8字形线圈聚焦度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将等厚型8字形线圈,在线圈背面中心区域加工成凹陷区域,使得线圈中心部位有效厚度d1,外围区域保持原厚度d2,d1<d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d1:d2=(0.2~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凹陷区域为以所述8字形线圈的两个圆形线圈交点为中心,半径不大于任意一个所述圆形线圈的外圆半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凹陷区域位于所述8字形线圈的背面,远离与患者接触方向;所述8字形线圈的正面两个圆形线圈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局部增强型8字形线圈,通过将等厚型8字形线圈,在线圈背面中心区域加工成凹陷区域,使得中心区域线圈电流离刺激区域更近,从而在所述中心区域范围产生比等厚结构更强的脉冲磁场,使得所述局部增强型8字形线圈聚焦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经颅磁刺激系统原理图;
图2为现有的8字形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增强型8字形线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增强型8字形线圈不同部分在目标点作用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此给出一种经颅磁刺激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经颅磁刺激系统一般通过电源将能量储存在储能脉冲电容中,然后让储能脉冲电容对刺激线圈快速大电流放电,产生瞬间脉冲磁场,对患者进行刺激,一般刺激线圈多采用8字形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77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