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对模具钢的预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41696.3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2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舒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新思成模具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B21B45/00 |
| 代理公司: | 32230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胜非;徐蓓 |
| 地址: | 21543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钢 本实用新型 轧制 工件表面 滚轮传送装置 纳米金属粉末 陶瓷发热体 预处理装置 变形过程 介质喷嘴 液体介质 奥氏体 变质层 喷涂 性状 轧机 突变 加工 保证 | ||
1.一种针对模具钢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处理装置(71),用于对待加工的模具钢工件热处理至250℃至350℃,并输出热处理后的模具钢工件;
滚轮传送带(72),连接于所述热处理装置(71)的输出口处,用于驱动热处理后的模具钢工件向后级的切割加工装置移动;所述滚轮传送带(72)包括滚轮(73)、轴承(74)以及框架(75);所述滚轮的内壁均匀的设置有陶瓷发热体;所述滚轮(73)的一端与轴承(74)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承(7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滚轮在所述框架(75)内转动;所述滚轮(73)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极连接筒(76),其包括内外两圈金属电极圈,内圈的所述金属电极圈突出于外圈的金属电极圈,所述两个金属电极圈分别与所述陶瓷发热体的两个电极稳定的电连接,所述框架(75)内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两圈金属电极圈稳定电接触的第一触片(81)和第二触片(82),所述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之间由绝缘材料分隔,所述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分别通过所述两圈金属电极圈向所述陶瓷发热体的两个电极稳定供电,供电后所述陶瓷发热体向所述滚轮的外壁均匀的提供第一温度范围的恒定温度,使热处理后的所述模具钢工件在所述滚轮传送带(72)上缓慢退火至第一温度范围并维持该温度;
介质喷嘴(77),设置于所述滚轮传送带(72)上方远离所述热处理装置(71)的位置,用于向退火至第一温度范围的模具钢工件表面喷涂液体介质;
轧机(78),相对于所述模具钢工件的移动方向设置于所述介质喷嘴(77)的后端,包括交替设置的水平方向的轧机和竖直方向的轧机,所述轧机中轧辊之间的间距在所述模具钢工件尺寸的80%至90%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模具钢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至少达到2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模具钢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介质为被加热至第一温度范围的油性介质,所述油性介质内还混合由金属粉末,所述金属粉末包括纳米级别的铁粉、铼粉、钛粉、钨粉、锰粉、铬粉、镁粉中的任一种或其混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模具钢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传送带(72)设置有高于水平面的10°至20°之间的倾斜角;
所述介质喷嘴(77)喷出液体介质的角度为沿所述模具钢工件移动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向下1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模具钢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喷嘴(77)喷出液体介质的角度相对所述模具钢工件移动方向成25°至35°之间的倾斜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模具钢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发热体为MCH陶瓷发热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模具钢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传送带(72)的下方还设置有槽体(79),所述槽体(79)的宽度小于所述滚轮(73)的长度而大于所述模具钢工件的尺寸,所述槽体(79)的深度高于所述两层滚轮传送带的高度,所述槽体(79)的侧面设置有供所述滚轮(73)穿过的通孔,所述槽体(79)的内侧还设置有反射涂层,用于反射所述陶瓷发热体所散发出来的热量,以保持所述模具钢工件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新思成模具钢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新思成模具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16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轧边部带油吹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低合金高强钢的冷轧用润滑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