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含多功率加热系统的电加热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40575.7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8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洲;何剑;唐俊伟;杨森;吴雄琼;李平;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H05B3/06;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71 |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含 功率 加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含多功率加热系统的电加热膜,包括绝缘包覆层,第一加热回路,第二加热回路,所述第一加热回路和第二加热回路由电阻丝分布在绝缘包覆层内构成,所述电阻丝通过引出导线与插接件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多种加热系统包含于单个电加热膜内,简化了电加热膜的安装方式,提高了加热系统对单体电芯加热的一致性,降低了动力电池系统复杂加热系统的失效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间加热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包含多功率加热系统的电加热膜。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产业正快速发展,电加热膜也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包系统的加热。电池包系统的加热功能主要是在动力电池包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使电池包系统的所有单体电池快速加热到适宜电芯进行充放电的温度,并需要保证加热过程中所有单体电池的温度一致性。电加热膜的设计参数主要有两个:加热功率与安装位置。常见的电加热膜安装位置主要有模组侧边、模组底部、电池间隙间三种方式。目前行业内通用的加热方案均为单加热膜串联而成的单加热系统,而在不同的环境中若需使用多种功率的电池包加热系统则需用多种安装方式。电池包系统内可利用的空间尺寸往往受到较大限制,在使用多功率加热系统时,电池箱内部有限的安装空间往往无法满足多种安装方式的电池包加热系统。此外在复杂的电池包加热系统中使用多种安装方式的电加热膜容易造成电池包系统各区域较大温差引起电池的热失控,从而导致电池的循环寿命急剧下降危害电池系统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多功率加热系统的电加热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含多功率加热系统的电加热膜,包括绝缘包覆层,第一加热回路,第二加热回路,所述第一加热回路和第二加热回路由电阻丝分布在绝缘包覆层内构成,所述电阻丝通过引出导线与插接件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包覆层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绝缘包覆层将电阻丝包覆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阻丝材料为镍铬合金或铁铬铝合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包覆层材料为聚酰亚胺、硅胶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引出导线上套有硅胶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包覆层上设有安装孔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包覆层外表面设有背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加热回路,实现电加热膜多种功率加热,使用时,通过安装孔位可实现电加热膜的固定,也可在绝缘包覆层的外表面背胶实现电加热膜的固定,通过接插件实现电加热膜间的串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多种加热系统包含于单个电加热膜内,简化了电加热膜的安装方式,提高了加热系统对单体电芯加热的一致性,降低了动力电池系统复杂加热系统的失效风险;本实用新型可使电阻丝在电加热膜内合理分布,实现电加热膜多功率加热时加热均匀;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求在电加热膜上可设计不同安装方式的孔位,方便电加热膜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加热回路,2-第二加热回路,3-电阻丝,4-安装孔位,5-引出导线,6-插接件,7-绝缘包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0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