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具的棘轮防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3120.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3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祝华超;李国建;曾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3/00 | 分类号: | F16D63/00;F16D65/14;F16D121/02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胶轮 棘轮 摩擦 吊具 棘爪 支架 防退 本实用新型 方向转动 后退距离 技术效果 同轴固定 支架两端 可转动 抖动 卡入 了吊 停线 报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吊具的棘轮防退机构,采用棘爪、棘轮、摩擦包胶轮、支架,所述棘轮同轴固定在所述摩擦包胶轮的一侧,所述棘爪一端可卡入所述棘轮的缺口中,所述棘爪另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呈U形,两个所述摩擦包胶轮水平的固定在所述支架两端内侧,两个所述摩擦包胶轮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动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吊具抖动后退、可退余量过小、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防退功能,减少因吊具后退导致的报警及终线停线;保证了吊具后退距离在可退范围内;节省成本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具的棘轮防退机构。
背景技术
图1中1为摩擦杆、2为吊具、3为摩擦驱动部;图2中1为支撑轮、2为驱动轮、3 为电机基座、4为弹簧,底盘重型CPC输送系统是介于积放链和摩擦线之间的一种输送设备,是将摩擦输送和积放链结合在一起的全新输送形式。系统在输送段采用摩擦驱动带有摩擦杆的吊具进行输送;在工艺段采用积放链推杆带动吊具按工艺节拍输送的系统,系统由轨道,摩擦驱动,积放链驱动、张紧、回转装置、吊具组成一个系统,吊具由输送段进入工艺段时,需进行驱动形式转接。
此输送转接方式存在缺陷主要是:
1)牵引链停止时的张紧及抖动,链条带动底盘转接位置的吊具后退,进而感应到前一个位置的到位开关,从而产生报警停线。
2)转接位置空间紧张,开关间距较小,吊具可允许后退的余量很小,报警几率较大。
3)非爬坡区域,摩擦驱动采用单摩擦,对于转接区域,单摩擦形式摩擦力不足,无法阻止吊具后退,如采用双摩擦驱动防退,加工制作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具的棘轮防退机构,采用棘爪、棘轮、摩擦包胶轮、支架,所述棘轮同轴固定在所述摩擦包胶轮的一侧,所述棘爪一端可卡入所述棘轮的缺口中,所述棘爪另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呈U形,两个所述摩擦包胶轮水平的固定在所述支架两端内侧,两个所述摩擦包胶轮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动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吊具抖动后退、可退余量过小、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这种吊具的棘轮防退机构,包括棘爪、棘轮、摩擦包胶轮、支架,所述棘轮同轴固定在所述摩擦包胶轮的一侧,所述棘爪一端可卡入所述棘轮的缺口中,所述棘爪另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呈U形,两个所述摩擦包胶轮水平的固定在所述支架两端内侧,两个所述摩擦包胶轮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动;还包括气缸、压紧弹簧,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架中部,所述压紧弹簧固定在所述摩擦包胶轮和所述支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包括L板形的气缸安装座、三角形的连接板、L形的第一摆臂、L形的第二摆臂、U形第一支撑板、U形第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向上一角固定所述气缸安装座,所述连接板另外两角分别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另一端向下,所述第一摆臂另一端内侧固定所述U形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摆臂另一端可伸缩的连接所述U形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摆臂的转折处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摆臂可以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摆臂的转折处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摆臂可以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设置有向内侧的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示连接板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所示气缸安装座、所示第一摆臂、所示第二摆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摩擦包胶轮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U形第一支撑板和所述U形第二支撑板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紧弹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摆臂和所述U 形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压紧弹簧可通过螺栓调节压紧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缸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气缸安装座上部,所述气缸可带动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打开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3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驻车制动器及装载机
- 下一篇:一种液压浮式制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