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6599.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5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崔斌;崔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海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7/70 | 分类号: | B64D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体 弹出组件 锁紧机构 伞筒 壳体 降落伞 本实用新型 抛伞装置 卡爪 安全保障 传统方式 回复弹簧 机构设置 机械结构 位置限定 造价成本 触发 弹出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包括壳体、盖体、抛伞机构和锁紧机构,盖体设置在壳体的一侧,抛伞机构设置在盖体的一侧,锁紧机构设置在壳体与盖体形成的腔体内,抛伞机构包括抛伞筒和弹出组件,弹出组件设置在抛伞筒的内部,抛伞筒的一端出露于盖体的一侧,锁紧机构包括回复弹簧和两个卡爪。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抛伞机构和锁紧机构,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降落伞的收起和展开,两个卡爪用于对抛伞筒进行位置限定,还可利用凸轮触发弹出组件,即可实现无人机的抛伞工作,造价成本较低,比较适用于民用,且通过设有的弹出组件,相对于传统方式,更方便降落伞的弹出,减少卡伞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伞装置,具体为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
背景技术
抛伞装置在无人机系统中必不可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在无人机系统进行回收程序后,空中开伞如果遇到张伞不正常,一般多会引发降落伞回收失败,此时,抛伞系统触发工作,抛伞器机构动作,抛弃问题降落伞,让无人机再次进入正常飞行阶段,避免伞降回收的失败,让无人机系统有一个正常的迫降条件,迫降着陆,减少非正常伞降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无人机系统在伞降回收的末段,机体接地后,若降落伞未及时回收被自然风再次鼓起,拖拽无人机会引起机体在被拖拽中损坏的问题,此时,可触发抛伞系统运行,主动抛弃降落伞,避免降落伞拖拽无人机引起无人机机体损坏的可能,同时让抛弃的降落伞不再被机体束缚而塌陷伏地,不再被自然风鼓起带走,再则,地勤人员在无人机系统回收后整理降落伞、储存降落伞、更换降落伞、起飞准备前的装伞程序、检查程序中及在日常维护整理降落伞的作业中,都可以通过操控抛伞系统使得降落伞和机体的随意分离和连接,更方便地勤人员对降落伞的各种操作。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研发的小型无人机系统搭载使用的抛伞器,多是火工品,属于军用违禁品,在民用方面难以普及,价格昂贵并且禁止作为民品存储和运输,安装的方式虽然简单,但在民用方面却难以大批量广泛应用;再者,这种抛伞器是一次性的,没有多次使用的可能,因而使用成本相当高昂,民用根本无法普及。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包括壳体、盖体、抛伞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盖体设置在壳体的一侧,所述抛伞机构设置在盖体的一侧,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壳体与盖体形成的腔体内,所述抛伞机构包括抛伞筒和弹出组件,所述弹出组件设置在抛伞筒的内部,所述抛伞筒的一端出露于盖体的一侧,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回复弹簧和两个卡爪,所述回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卡爪的背面连接,所述壳体内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轴,且两个所述限位轴分别与两个卡爪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侧分别与两个卡爪的相对侧接触,所述减速电机通过外接驱动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体的另一侧与壳体一侧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或螺纹连接中的一种,所述盖体的另一侧与壳体一侧的连接方式优选为卡合连接,所述盖体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筒孔,所述筒孔与抛伞筒相匹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出组件由推出弹簧、推块和弹性卡块组成,所述推出弹簧的一端与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推块一端的底部与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出弹簧的另一端与抛伞筒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推块的外侧与抛伞筒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抛伞筒的边侧设置有用于外接降落伞伞绳穿过的绳孔,所述抛伞筒远离绳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卡紧的环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卡爪的背面均固定设置有两个弹性卡块,两个所述弹性卡块分别与回复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海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海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6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航空用小桌板
- 下一篇: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