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量检测SAA和CRP的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4641.5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0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思润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免疫层析 缓冲液 试剂盒 卡壳 硝酸纤维素膜 缓冲液容器 定量检测 样品垫 底座 荧光微球标记抗体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封口 本实用新型 第二检测 发射光谱 反应蛋白 红色纳米 检测结果 快速诊断 密封结构 试纸条卡 炎症感染 依次设置 荧光寿命 铝箔 检测线 开口端 灵敏度 试纸条 质控线 搭接 卡接 检测 | ||
1.一种定量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荧光免疫层析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卡壳;
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其包括搭接设置的样品垫和硝酸纤维素膜;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从连接样品垫的一端起,依次设置有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卡接于所述卡壳内;
缓冲液单元,连接于所述卡壳的一端,其包括缓冲液底座;所述缓冲液单元还包括卡接于所述缓冲液底座上的缓冲液容器;所述缓冲液容器的开口端用铝箔封口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缓冲液容器内封装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样本缓冲液;
所述样品垫上固定有红色纳米荧光微球标记的第一血清淀粉样蛋白A鼠抗人特异性抗体、红色纳米荧光微球标记的第一C-反应蛋白鼠抗人特异性抗体和红色纳米荧光微球标记的鸡IgY抗体;
所述第一检测线上固定有红色纳米荧光微球标记的第二C-反应蛋白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
所述第二检测线上固定有红色纳米荧光微球标记的第二血清淀粉样蛋白A特异性抗体;
所述质控线上固定有鸡源性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荧光免疫层析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设置有包含近样品端和远样品端的底板,所述底板上由近样品端到远样品端依次搭接设置有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荧光免疫层析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壳包括卡底和盖在其上的卡盖;所述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放置于所述卡底内;所述卡盖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用于压紧所述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卡点;所述卡盖上还设置有加样孔和观察窗;所述样品垫位于所述加样孔的下方;所述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和质控线位于所述观察窗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荧光免疫层析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色纳米荧光微球的激发发射波长对为570-590nm和610-62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荧光免疫层析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血清淀粉样蛋白A特异性抗体为鼠抗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单克隆抗体;
所述第二C-反应蛋白特异性抗体为鼠抗人C-反应蛋白单克隆抗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鸡源性抗体为羊抗鸡IgY多克隆抗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液容器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样本缓冲液包括若干人份的缓冲液;所述缓冲液的单人份体积为100-1500uL。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为白色,且附着有不干胶;
所述卡壳、硝酸纤维素膜、底板及不干胶均不含有荧光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盒的待测样本的体积为5-40uL。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采用PVC胶板,其尺寸为长度6-8cm,宽度4-6mm,厚度0.25-0.5mm;和/或,
所述的样品垫采用玻璃纤维过滤膜,其尺寸为长度15-30mm,宽度4-6mm,厚度0.5-1mm;和/或,
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尺寸为长度20-35mm,宽度4-6mm,厚度0.2-0.3mm;和/或,
所述的吸水垫的尺寸为长度10-30mm,宽度4-6mm,厚度0.9-1.8mm;和/或,
所述第一检测线和加样孔正投影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5-25mm;和/或,
所述第二检测线距离所述第一检测线3-6mm;和/或,
所述质控线距离所述第二检测线3-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思润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思润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46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