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自由度视觉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1566.7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9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乐春;范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数字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6K9/62;G06K9/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电动伸缩杆 固定板 转动杆 底箱 底座 视觉识别系统 双目摄像头 三自由度 转杆 电机 机器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接 滚珠螺母 监控视野 内部固定 系统结构 左右对称 控制器 固定块 两侧壁 两组 内腔 转动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一种三自由度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连接第一电机,所述转盘、转动杆和第一电机均位于底座的内腔,所述转盘上从左至有设有底箱和控制器,所述底箱的顶部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贯穿底箱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滚珠螺母,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的两侧壁呈左右对称固定连接转杆,两组所述转杆均通过固定块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本系统结构简单,监控视野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视觉识别系统,具体为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类所获得的大部分外界信息都来自视觉,随着人类对自然世界的不断探索,人们总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数字化机器来实现人类视觉的功能,自动地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彩色图像是外部客观世界的最为逼近的描述,彩色图像比灰度图像信息量更加丰富。同时,建立一个能够如人类一样快速地感知外界变化的系统更是机器视觉的研究重点。现有的视觉系统一般情况下仅能采集某个位置的图像信息,视野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够很好地模拟人类视觉系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三自由度视觉识别系统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自由度视觉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自由度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连接第一电机,所述转盘、转动杆和第一电机均位于底座的内腔,所述转盘上从左至有设有底箱和控制器,所述底箱的顶部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贯穿底箱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滚珠螺母,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的两侧壁呈左右对称固定连接转杆,两组所述转杆均通过固定块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右侧所述转杆的下方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底箱的右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底箱的右侧壁并延伸至其内部转动连接底箱内腔左侧壁,所述滚珠螺母套接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双目摄像头、电动伸缩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滑块,所述底箱的内腔设有与环形滑块相适配的环形滑槽。
优选的,右侧所述转杆的右端设有齿轮,且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双目摄像头与固定板之间设有转动空隙。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凹槽,且凹槽设有与第一齿轮相适配的齿纹,所述第一齿轮位于凹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内腔设有目标识别处理器和控制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可提高机器人视野范围,可通过第一电机、第三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的相互配合,使得双目摄像头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自由活动,通过第二电机可以调整双目摄像头的俯仰角度,进一步扩大视野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电机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转盘、3电动伸缩杆、4底箱、5控制器、6第一电机、7转动杆、8第二电机、9第二齿轮、10双目摄像头、11固定块、12转杆、13固定板、14第三电机、15滚珠螺母、16第一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数字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数字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15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