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主充电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7827.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4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朱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香宁国际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H01R24/00;H01R13/631;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座 机器人 储油环 对接头 座体 密封结构 密封效果 充气环 定位环 对接槽 槽口 空心环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 充电机器人 充电技术 密封填充 定位槽 适配 充电 垂直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主充电座,涉及机器人充电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充电机器人充电时,机器人对接头与充电座之间密封效果不够理想的技术问题。该自主充电座包括座体,座体上设有与机器人对接头相配合的对接槽,对接槽的槽口所在端面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沿垂直于槽口所在端面依次固定连接的定位环、充气环和储油环,定位环、充气环和储油环均呈空心环状结构,储油环的外表面与机器人对接头上的定位槽相适配。该自主充电座能够对机器人对接头与座体之间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密封填充,提高两者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主充电座。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由机器人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机器人的普及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对于一些充电机器人,如:移动充电机器人,由于机器人需要配合充电站进行充电处理,在充电之前,需要使用充电站的充电座与机器人的充电对接头进行匹配连接。
现有技术中,充电座上设有对接槽,机器人上设有用于为其充电的充电对接头,两者在进行对接操作时,需要使充电对接头插入对接槽中,从而导通充电电路为机器人进行充电。
然而,现有的充电座与机器人对接头的连接处为敞口或开放设置,在机器人对接头的充电插针插入对接槽内时,两者的连接处存在缝隙,导致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不够理想,进而对两者之间的对接操作产生不利影响,影响机器人的充电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主充电座,为解决现有充电机器人充电时,机器人对接头与充电座之间密封效果不够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主充电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与机器人对接头相配合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槽口所在端面设有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沿垂直于槽口所在端面依次固定连接的定位环、充气环和储油环,所述定位环、所述充气环和所述储油环均呈空心环状结构,所述储油环的外表面与机器人对接头上的定位槽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所述充气环和所述储油环三者的内径尺寸和外径尺寸均相等。
或者,所述充气环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定位环和所述储油环的内径尺寸,且所述充气环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定位环和所述储油环的外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槽呈圆柱状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槽的槽底面设有多个金属接触片,多个所述金属接触片间隔且呈圆周布设,所述金属接触片上设有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接触片包括六个,相邻两个所述金属接触片之间的夹角呈60°。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通过的导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和/或所述座体内设有用于为所述座体降温的冷却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座体,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位于所述座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位于所述座体内的部分呈倒U型结构布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主充电座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香宁国际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香宁国际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7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式小母线接线端子
- 下一篇:电极插座一次性使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