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救援用机载救援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4487.X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2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杆 担架本体 航空救援 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 顶端焊接 救援担架 弹簧 设备技术领域 减震 顶端延伸 滑动安装 上固定套 底端 运载 伤口 疼痛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航空救援用机载救援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上固安装有四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圆盘,支撑杆的下方设有第一圆杆,第一圆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圆杆,第二圆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并与对应的第一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圆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圆盘,第一圆杆的顶端焊接有套设在对应的第二圆杆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焊接在对应的第一圆盘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在担架本体运载伤员期间进行减震,避免因震动增加伤员伤口上的疼痛,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救援用机载救援担架。
背景技术
空中救援又称空中120,主要以执行大型突发事件中的救援任务为主,直升机、地面救护车、建立有转运急救绿色通道的医院等在内的无缝式救援链,旨在排除交通、地形等影响,缩短抢救转运时间,覆盖京津冀地区的紧急救援圈已经形成,直升机将成为999急救中心和120急救中心重要的救援转运工具,转运期间,救援担架便起到重要的作用,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103919651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机载救援担架,它包括一个担架床体,在矩形床框的4个角处各有一个纵梁对接轴孔,床腿的上、下端面上各有一个床腿上对接轴孔,有4个结构相同的对接管,在对接管的两端各有一个直径小于对接管外径的对接轴,还有4个对接销,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机载救援担架,能充分利用客舱的空间,大大增加了执行航空救援任务时能够运载的伤员数量。
但是,上述技术中还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救援担架在转运救援期间,运载的伤员数量比较多时,都是人工进行推运到飞机旁,且推运期间,路面上可能会有凸起的石子或坑洼的水泥路面,容易使救援担架产生震动,从而使患者推运期间因震动而增加伤口的上疼痛,因此,提出一种航空救援用机载救援担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航空救援用机载救援担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救援用机载救援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上固安装有四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圆盘,支撑杆的下方设有第一圆杆,第一圆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圆杆,第二圆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并与对应的第一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圆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圆盘,第一圆杆的顶端焊接有套设在对应的第二圆杆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焊接在对应的第一圆盘的底部,第二圆盘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活动块,第一活动块上通过轴承铰接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远离对应的第一活动块的一端通过轴承铰接有第二活动块,第一圆杆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活动块,第三活动块通过轴承铰接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远离对应的第三活动块的一端通过轴承铰接有第四活动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杆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杆,两个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第三活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盘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一通孔外,且第一限位杆的底端与第二圆盘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二通孔外,且所述第二限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对应的滑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范围为20N/m至150N/m,所述滑槽的顶部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第二限位杆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焊接在对应的滑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范围为5N/m至50N/m。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万向轮,所述第二活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4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
- 下一篇:手术室对接车自动防倒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