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钢筋倒运车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5079.8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3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贾丰登;史兰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帝保智能装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1/10 | 分类号: | B62B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陆晓鹰 |
地址: | 2151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倒运 车身支架 轴承 车轮 移动式 工装 固连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辅助设备 工程现场 外圆表面 内壁 承接 移动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倒运辅助设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移动式钢筋倒运车的工装,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承接卸下来的钢筋的车身支架、位于车身支架底部两侧的车轮、位于两侧车轮之间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与车轮固连,所述轴承的外圆表面与车身支架固连。应用于工程现场或工厂内移动钢筋等物品的便携式倒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运车工装,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钢筋倒运车的工装。
背景技术
钢筋与常见零件的区别在于,钢筋的长度通常都很长,并且尺寸较细,在运输过程中,通常是成捆运输。
目前,施工工地或工厂在倒运钢筋等构件时多采用人工手抬的方式,搬运成捆的钢筋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当工程工期紧时多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对钢筋等构件进行移动,浪费产生工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钢筋倒运车的工装,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移动式钢筋倒运车的工装,用于承接卸下来的钢筋的车身支架、位于车身支架底部两侧的车轮、位于两侧车轮之间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与车轮固连,所述轴承的外圆表面与车身支架固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卸下钢筋时,车身支架上能够承载比人工运输更多的钢筋。同时,将工装置于下料位置,车厢中的钢筋被倾斜倒出时,令车身支架和车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令车身支架平行于倒出钢筋所在面,这样就能够将钢筋直接倾倒在车身支架上,推动车身支架即能够将钢筋运走,降低了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位于车身支架底部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支架包括用于承接钢筋的顶面、与车轮相接的底面,顶面和底面之间连接有肋板,所述肋板呈梯形,肋板的上底靠近车轮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面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杆件,在两杆件之间线性阵列有若干垂直于杆件的承托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杆用于承托钢筋,运输不同长度的钢筋时,都有一定数量的承托杆与钢筋接触,减小钢筋掉落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包括与车轮相连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平行于轴承的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上设有至少两处连接座,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座之间采用焊接结构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和连接杆增大了车轮与车身主体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车身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身支架;11、顶面;111、杆件;112、承托杆;12、底面;121、连接杆;13、肋板;2、车轮;3、轴承;4、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移动式钢筋倒运车的工装,用于承接卸下来的钢筋的车身支架1、位于车身支架1底部两侧的车轮2、位于两侧车轮2之间的轴承3,轴承3的内壁与车轮2固连,轴承3的外圆表面与车身支架1固连。
车轮2位于车身支架1底部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帝保智能装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世帝保智能装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5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泥沙车
- 下一篇:一种工装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