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9271.1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8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廖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35;H01M10/6551;H01M10/65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街办***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新能源电动汽车 电动马达 电池箱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底板顶部 散热结构 散热效果 散热 插槽 扇叶 电动汽车电池 底板 温度感应器 使用寿命 保护箱 抽风机 出风管 单片机 固定件 进风管 冷凝器 输出轴 箱内腔 中心处 水箱 卡接 内腔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池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腔卡接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内腔左侧的顶部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马达、扇叶、温度感应器、进风管、抽风机、出风管、冷凝器、水箱和单片机的配合,使电池组进行散热,从而实现了对蓄电池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箱对蓄电池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有助于电池组的散热,保障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电池箱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电池箱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仅装备蓄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中,蓄电池的作用是汽车驱动系统的唯一动力源,而在装备传统发动机与蓄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中,蓄电池既可扮演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也可充当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可见在低速和启动时,蓄电池扮演的是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在全负荷加速时,充当的是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在正常行驶或减速、制动时充当的是储存能量的角色,对于蓄电池的散热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箱存在对蓄电池散热效果不佳的缺陷,严重的影响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现有电动汽车电池箱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具备对蓄电池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箱对蓄电池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池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腔卡接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内腔左侧的顶部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保护箱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保护箱右侧的顶部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右侧连通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顶部通过固定件与保护箱的一侧焊接,所述抽风机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底部通过导管连通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底部通过导管连通有水箱,所述保护箱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片机;
所述温度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马达和抽风机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箱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器的型号为PT100。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为微型冷凝器。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之间涂设有散热硅胶。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表面设置有保护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马达、扇叶、温度感应器、进风管、抽风机、出风管、冷凝器、水箱和单片机的配合,使电池组进行散热,从而实现了对蓄电池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箱对蓄电池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有助于电池组的散热,保障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电池箱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气孔,便于电池组的自然散热,通过设置温度感应器,用来感应保护箱内部的温度,从而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通过设置排水管,有助于冷却液的流出,通过设置控制阀,便于调节液体的流速,通过设置微型冷凝器,使热量进入冷凝器经过冷却液化,通过设置散热硅胶,有助于电池组的自身散热,通过设置保护罩,保障了单片机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9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用锂电池防爆阻燃箱
- 下一篇:电池固定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