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1092.5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3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赵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8 | 分类号: | F24F13/08;F24F13/22;F24F11/41;F24F11/77;F24F11/89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风 连通 新风口 回风口 回风通路 壳体内部 旁通通路 送风通路 交汇口 送风口 回风 供气 新风 本实用新型 送风装置 导风部 风路 壳体 上游 | ||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外壳的壳体;
回风口,其连通第一环境;
新风口,其连通第二环境;
回风通路,其连通所述回风口;
混合风路,其是混合从所述新风口流入所述壳体内部的新风和从所述回风口流入所述壳体内部的回风而形成混合新风的风路;
送风口,其连通所述混合风路和所述第一环境;
旁通通路,其连通所述回风通路和所述混合风路;
供气送风通路,其连通所述送风口和所述新风口,所述混合风路构成所述供气送风通路的一部分;
交汇口,其连接所述旁通通路和所述混合风路;
导风部,将从所述交汇口至所述混合风路流入的回风,向所述新风口侧引导;
所述新风口,其在所述混合风路的上游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为可调导风部;
所述可调导风部的位于所述混合风路下游方向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交汇口的位于所述混合风路下游方向的一端,所述可调导风部以所述交汇口的位于所述混合风路下游方向的一端为轴转动;
当所述可调导风部向靠近所述交汇口的方向转动并将所述交汇口关闭时,所述可调导风部为关状态,所述旁通通路不与所述供气送风通路连通;
当所述可调导风部向远离所述交汇口的方向转动并将所述交汇口打开时,所述可调导风部为开状态,所述旁通通路与所述供气送风通路连通,所述可调导风部将从所述交汇口至所述混合风路流入的回风,向所述新风口侧引导,使所述回风在靠近所述混合风路的中心轴线的区域流动,靠近所述混合风路的中心轴线的区域流动的回风与从所述新风口流入所述壳体内部的新风在所述混合风路中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调导风部为开状态时,所述可调导风部与所述交汇口所在平面呈一预定角度,从而将所述交汇口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为固定导风部;
所述固定导风与所述交汇口所在平面呈一预定角度,其将从所述交汇口至所述混合风路流入的回风,向所述混合风路的上游侧的所述混合风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通路的下游侧的通路是倾斜风路壁,所述倾斜风路壁从所述回风口侧至所述混合风路侧的逐渐变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净化部,其在所述混合风路的下游段,用于净化所述混合新风;
所述交汇口,其设置在所述新风口和所述净化部之间的风路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送风温度传感器,其用于取得从所述送风口流入第一环境的送风的温度;
回风湿度传感器,其用于取得所述回风的湿度;
回风温度传感器,其用于取得所述回风的温度;
结露判定部,其用于根据所述送风的温度、所述回风的温度和所述回风的湿度,判定在所述混合风路是否产生结露;
流入量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结露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控制向所述混合风路流入的所述新风和/或所述回风的流入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判定部,包括:
露点算出部,其根据所述回风的温度和所述回风的湿度,得到所述混合风路的露点温度;
比较部,其比较所述露点算出部得到的所述混合风路的露点温度和所述送风的温度,判定所述混合风路是否产生结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10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