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晶硅铸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9138.1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7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笼 石棉层 炉体 多晶硅铸锭炉 本实用新型 支撑柱 加热器接触 安全系数 多晶硅锭 炉体内壁 生产技术 四周包裹 短路 打火 硅液 两层 溢流 铺设 体内 阻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锭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晶硅铸锭炉,包括炉体及设于所述炉体内的隔热笼,所述隔热笼的顶部与所述炉体的顶部之间、所述隔热笼的底部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均通过支撑柱连接,其中,所述炉体的底部铺设有至少两层第一石棉层;连接所述隔热笼的底部与所述炉体的底部的所述支撑柱上包裹有第二石棉层;所述隔热笼的四周包裹有第三石棉层。本实用新型的多晶硅铸锭炉通过在隔热笼四周设置石棉层,可以有效阻挡溢流的硅液与炉体内壁之间接触,起到保护炉体的作用,增加安全系数;另外,将石棉层固定在隔热笼的四周,可避免石棉层与隔热笼内部的加热器接触,避免短路打火,增加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锭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晶硅铸锭炉。
背景技术
多晶铸锭炉在铸造过程中如遇坩埚破裂,极易引起大量高温硅液溢流到炉腔内部,炉腔内壁由钢材料制成,无任何保护的钢质内壁遇硅液会迅速反应,导致内壁破裂,炉腔内壁的水流会迅速流入炉腔内部,水遇高温后变为水煤气,会引起炉体爆炸。因此炉腔内部的保护与防溢流措施是保证安全的关键措施。
在现有的多晶炉台中,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在下炉体铺垫或者包裹石棉,石棉具有疏硅的特性,如遇溢流,硅液流入下炉体,石棉能够有效阻碍硅溶液与炉体的钢质内壁的接触,从而起到保证安全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晶热场的结构特点,一旦发生大量的硅溶液溢流,硅液会大量流入隔热笼侧部或者底部。传统的隔热笼的侧壁使用的是碳纤维硬毡,碳纤维硬毡对硅液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所以一旦硅液接触到隔热笼,碳纤维硬毡就会将硅液吸附到隔热笼的侧壁,当硅液量比较大时就会很容易透过碳纤维硬毡而渗出隔热笼的侧壁,这样对炉腔的钢质内壁有很大的威胁性,硅液一旦接触到钢质内壁就会与之反应,或者钢质内壁可能被熔穿而导致炉腔内壁的冷却水喷射到高温的炉体内,形成水煤气而导致爆炸,具有致命性的危险。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多晶硅铸锭炉,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能够在溢流的情况下避免硅液与炉体的钢质内壁接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晶硅铸锭炉,包括炉体及设于所述炉体内的隔热笼,所述隔热笼的顶部与所述炉体的顶部之间、所述隔热笼的底部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均通过支撑柱连接,其中:
所述炉体的底部铺设有至少两层第一石棉层;
连接所述隔热笼的底部与所述炉体的底部的所述支撑柱上包裹有第二石棉层;
所述隔热笼的四周包裹有第三石棉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石棉层的厚度为所述炉体内壁与所述隔热笼之间的距离的1/5~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石棉层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隔热笼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石棉层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炉体的侧壁,且所述第一石棉层的边缘低于所述第三石棉层的底部边缘,或与所述第三石棉层的底部边缘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石棉层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石棉层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炉体和下炉体。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笼内设有坩埚,所述坩埚底部设有DS块,所述DS块的底部设有保温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DS块的底部两端的保温板,且所述保温板能够沿所述DS块的底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坩埚内设有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底部铺设有3~4层所述第一石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9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硅锭脱模装置
- 下一篇:双层外延片的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