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后轮捆绑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6442.7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5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翟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提姆瑞斯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75 | 分类号: | B60P3/075 |
代理公司: | 33251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体 固连 摩托车后轮 捆绑带 内端 外端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上端 外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后轮捆绑带,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摩托车后轮捆绑带包括带体一、带体二、带体三和带体四,上述带体三中部固连在带体一上端,上述带体四中部固连在带体一下端,上述带体二固连在带体一中部处,上述带体三的外端和带体四的外端处于带体一的一侧,带体三外端与带体四外端相固连,上述带体三的内端和带体四内端处于带体一的另一侧,外体三内端和带体四内端相固连。本摩托车后轮捆绑带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轮捆绑带。
背景技术
摩托车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捆绑带将摩托车后轮固定在轮胎定位器上。
也就是说,轮胎定位器只对摩托车轮胎预定位,最终是通过捆绑带将托摩擦后轮稳定的定位在定位器上。
现有的捆绑带是单一的长条带体,其捆绑过程中需要繁琐的将其缠绕在后轮上,其捆绑作业繁琐且定位稳定性也不能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使用方便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摩托车后轮捆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体一、带体二、带体三和带体四,上述带体三中部固连在带体一上端,上述带体四中部固连在带体一下端,上述带体二固连在带体一中部处,上述带体三的外端和带体四的外端处于带体一的一侧,带体三外端与带体四外端相固连,上述带体三的内端和带体四内端处于带体一的另一侧,外体三内端和带体四内端相固连。
在使用本捆绑带时,线将带体一贴靠在后轮的外侧部。此时,带体将后轮1/4位置包覆。
接着,带体二将后轮包覆。带体三与带体四外端连接处与定位器相连接,带体三与带体四内端连接处与定位器相连接。
在带体二的作用下能使带体一的中部稳定贴靠在后轮上,在带体三和带体四的作用下能使带体一的两端稳定的贴靠在后轮上,最终使带体一完全稳定的包覆后轮侧部。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一与带体三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一与带体四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三外端与带体四外端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三内端与带体四内端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二中部与带体一中部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通过线迹缝合的方式能使带体一、带体二、带体三和带体四之间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当然,带体一、带体二、带体三和带体四均为强度比较高的编织带。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二的两端通过魔法贴可拆卸连接,带体二的一端固连有子贴,带体二的另一端固连有母贴。
带体二的两端通过魔法贴连接在一起后,能使带体二稳定的包覆在后轮上。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三中部至其外端处长度为带体一长度的3/4。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四中部至其外端处长度为带体一长度的3/4。
这样的结构能使带体一稳定贴靠在后轮侧部时,带体三外端与带体四外端能稳定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三外端与带体四外端的连接处具有呈环形的扣环一,所述带体三内端与带体四内端的连接处具有呈环形的扣环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提姆瑞斯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市提姆瑞斯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6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预制件用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障效率高的多功能车载救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