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码盘及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8124.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2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彭玉礼;钟成堡;谢芳;周溪;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47 | 分类号: | G01D5/3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朱清娟;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器 码道 码盘 本实用新型 编码方式编码 提升编码器 编码方式 绝对信号 增量码道 定光栅 变窄 刻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码盘及编码器,该码盘包括:按设定的编码方式编码得到的码道组件,以及与所述码道组件对应的定光栅;其中,所述编码方式,用于提高所述码道组件的绝对窗口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解决随着增量码道刻线数的增加导致绝对信号窗口变窄而降低了编码器的可靠性的问题,达到提升编码器的可靠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码盘及编码器,尤其涉及一种绝对编码器的码盘及光电编码器。
背景技术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集光、机、电于一体的测角设备,通过机械结构和信号处理电路将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对角位移、位置和速度等多种物理量的直接或间接测量。
现有技术中绝对编码器的编码方式和定光栅如图1和图2所示,增量码道用于得到正余弦信号,以便进一步细分,提高编码器分辨率;绝对信号采用二进制编码,以提供编码器的绝对位置。其中绝对信号的窗口宽度为增量信号的一个栅距P,随着增量码道刻线数的增加,栅距P将逐渐减小,导致绝对信号窗口变窄,PD(光电二极管阵列)的感光量不足,信号输出不稳定性加强,绝对信号的错码概率大大提高,降低了编码器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码盘及编码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增量码道刻线数的增加导致绝对信号窗口变窄而降低了编码器的可靠性的问题,达到提升编码器的可靠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码盘,包括:按设定的编码方式编码得到的码道组件,以及与所述码道组件对应的定光栅;其中,所述编码方式,用于提高所述码道组件的绝对窗口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码道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的增量码道和一个以上的绝对码道;其中,一个以上所述增量码道和一个以上所述绝对码道的刻线采用均布的形式,且明暗相间。
可选地,当所述码盘的编码位数N为4时,一个以上的增量码道和一个以上的绝对码道,包括:第一增量码道、第二增量码道、第N-3绝对码道和第N-4绝对码道;其中,所述第一增量码道、所述第二增量码道、所述第N-3绝对码道和所述第N-4绝对码道的刻线采用均布的形式,且明暗相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增量码道的刻线周期是所述第一增量码道的M倍,所述第N-3绝对码道的刻线周期是所述第一增量码道的2M倍,所述第N-4绝对码道的刻线周期是所述第一增量码道的4M倍;M为自然数。
可选地,所述定光栅,包括:一个以上的增量窗口和一个以上的绝对窗口;其中,一个以上所述绝对窗口,分布在一个以上所述增量窗口的外围。
可选地,当所述码盘的编码位数N为4时,一个以上的增量窗口和一个以上的绝对窗口,包括:第一增量窗口、第二增量窗口、第N-3绝对窗口和第N-4绝对窗口;其中,所述第一增量窗口,包含4部分采用4象限裂相法排布,产生A、/A和B、/B信号,用于得到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所述第二增量窗口,包含相位错开90°的两部分,产生相位相差90°的两两路方波信号,用于生成绝对信号的第1位和第2位;所述第N-3绝对窗口和所述第N-4绝对窗口,用于产生绝对信号的第3位和第4位。
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二增量窗口的窗口宽度是所述第一增量窗口的P倍,P为自然数;和/或,所述第N-3绝对窗口和所述第N-4绝对窗口的窗口宽度,是所述第一增量窗口的2P倍;P为自然数。
与上述码盘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编码器,包括:编码器本体;还包括:以上所述的码盘。
可选地,还包括:LED、感光单元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所述编码器本体、所述码盘、所述LED、所述感光单元和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构成光电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提高绝对窗口的宽度,可以保证PD的感光量,提高绝对信号的稳定性,保证编码器在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8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