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B柱侧围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76907.2 | 申请日: | 201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6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赛;田宇黎;张晶;张海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5/02;B62D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加强梁 侧围内板 侧围结构 车辆B柱 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 传力路径 铆接固定 能量传递 碰撞过程 穿设 胶接 内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B柱侧围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该车辆B柱侧围结构包括:侧围内板;B柱加强板,B柱加强板设置在侧围内板的朝向车外的一侧,B柱加强板适于与侧围内板固定,且B柱加强板与侧围内板之间形成梁容纳空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至少一段穿设梁容纳空间,且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外表面与梁容纳空间的内壁之间胶接固定和铆接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B柱侧围结构,可实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B柱加强板、侧围内板的连接。换言之,B柱加强板可以实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B柱之间的连接,且可以为碰撞形成传力路径,将碰撞过程中的力与能量传递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B柱侧围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保证车身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使车辆最大程度地轻量化,有利于减少车辆能耗、节约能源,车辆的侧围组件包括多个零部件,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各个零部件的结构、制造工艺和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以使车辆取得更好的性能和轻量化特性,成为许多车辆生产厂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B柱侧围结构,可在保证车身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使车辆实现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辆B柱侧围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B柱侧围结构包括:侧围内板;B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侧围内板的朝向车外的一侧,所述B柱加强板适于与所述侧围内板固定,且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侧围内板之间形成梁容纳空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至少一段穿设所述梁容纳空间,且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外表面与所述梁容纳空间的内壁之间胶接固定和铆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B柱侧围结构,可实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B柱加强板、侧围内板的连接。换言之,B柱加强板可以实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B柱之间的连接,且可以为碰撞形成传力路径,将碰撞过程中的力与能量传递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上设置有铆钉孔,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在所述铆钉孔处铆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侧围内板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B柱侧围结构还包括:侧围外板,所述B柱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侧围内板与所述侧围外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柱加强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本体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本体部的上侧,且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与所述侧围内板固定,所述本体部具有一容纳槽壁,所述容纳槽壁适于与所述侧围内板分离开,所述梁容纳空间形成在所述容纳槽壁与所述侧围内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壁包括:B处上壁、容纳槽底壁和B处下壁,所述容纳槽底壁连接在所述B处上壁和所述B处下壁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B处上壁相连,所述B处上壁和所述B处下壁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底壁的同一侧,且所述B处下壁与所述侧围内板分离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部的位于所述容纳槽壁下方的部分为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B处下壁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边缘与所述侧围内板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外表面与所述容纳槽壁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所述侧围内板胶接固定,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所述B柱加强板之间胶接固定和铆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6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