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副车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3101.X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符琳;莫勇;韦友超;荣家坤;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09;B60K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横梁 前横梁 右纵梁 左纵梁 副车架 后驱 本实用新型 主减速器 前侧面 减速器 可拆卸固定 安装方便 横向设置 后副车架 字形中央 纵向设置 安装点 后端部 平台化 轻量化 右端部 左端部 围设 整车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驱副车架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纵向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围设成“井”字形,所述前横梁左端部固定于所述左纵梁上,所述前横梁右端部固定于所述右纵梁上,所述后横梁前侧面固定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后端部上,主减速器可拆卸固定于“井”字形中央腔体内的所述后横梁前侧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驱副车架组件,其结构简单,有效降低后副车架整体重量,达到轻量化目的,提高整车经济性,而且能够为主减速器提供安装点,满足主减速器安装方便需求,有很好平台化优势,有利于车辆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驱副车架组件。
背景技术
后副车架是汽车后部底盘悬架的承载基础,是重要的安全及承载部件,支撑着所有簧载质量,同时承受和传递汽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因此,副车架的刚度、强度、模态、疲劳寿命等对车辆整体的强度、操作稳定性、舒适性及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副车架主体结构多为钣金件冲压焊拼接而成,或者为管梁结构和钣金的组合型,通过在主体结构上焊接各种支架,为稳定杆与悬挂系统的导向机构提供安装点,致使后副车架的结构比较复杂,为了达到一定的强度和刚度需求,采用较多的加强板对前梁和后梁进行加强巩固,后副车架重量偏大,需要较多的模具及采用较多的焊接工序,副车架焊缝很多,增加了产品制造难度和质量稳定性控制难度,生产成本和零件精度都不是很理想,如图1与图2所示。
后副车架按车辆驱动类型可分为前驱型后副车架,后驱(四驱)型后副车架。对于后驱(四驱)车型,减速器的安装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独立设计减速器安装支架,专用于安装减速器,如图3;一种将减速器安装支架集成在后副车架上,将主减速器安装于后副车架,如图2。但存在以下问题:
1、后驱车型主减速器采用独立的主减速器安装支架,会大大增加整车质量,而且需要占据一定空间,从而影响底盘其他零部件的空间布置,其不能集成于后悬架总成上,也给整车装配增加工作量。
2、后驱车型主减速器安装支架集成于后副车架,对副车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满足空间布置,同时还要满足强度、刚度、模态以及底盘NVH性能要求,致使后副车架的设计和制造更为复杂。
3、由于多个硬点或安装空间的限制,后副车架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较多采用较多的焊接工序。副车架主体梁采用钣金冲压焊接成型,即使能够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但没有达到轻量化目的,同时也增加了产品制造难度和质量稳定性控制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驱副车架组件,其结构简单,有效降低后副车架整体重量,达到轻量化目的,提高整车经济性,而且能够为主减速器提供安装点,满足主减速器安装方便需求,有很好平台化优势,有利于车辆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驱副车架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纵向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围设成“井”字形,所述前横梁左端部固定于所述左纵梁上,所述前横梁右端部固定于所述右纵梁上,所述后横梁前侧面固定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后端部上,主减速器可拆卸固定于“井”字形中央腔体内的所述后横梁前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驱副车架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后横梁前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主减速器衬套,所述主减速器通过所述主减速器衬套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后横梁前侧面上。
所述主减速器衬套外周设有钢套,所述钢套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主减速器衬套外周。
所述前横梁下部设有至少两个主减速器前安装点活动螺母组件,所述主减速器通过所述主减速器前安装点活动螺母组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前横梁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3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载式车身的加强纵梁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车用V形车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