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活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1055.X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1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贺子铭;马开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雷狮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12 | 分类号: | B61K9/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交通 车轮 缺陷 检测 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活动板,属于车轮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活动板,该活动板采用分段式结构,其中每段活动板均包括踏板与连接板,踏板固定安装于连接板上,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互锁块和第二互锁块,相邻两段活动板之间的互锁块搭接形成互锁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后一车轮对前一车轮检测结果的影响,并能有效降低列车车轮对活动板的冲击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轮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活动板。
背景技术
列车车轮是轨道交通车辆最重要的走行部件之一,轮对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伴随着高速和重载,列车的轮对承受着很大的动态负载,在车轮踏面上极易出现踏面擦伤、剥离、不圆现象。列车轮对的上述踏面缺陷会给列车在运行中带来额外的冲击振动,导致列车运行品质下降,磨损加剧,从而影响列车与轨道设施的安全与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车轴断裂、崩轮,造成重大事故。因此,车轮踏面缺陷的检测对于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轮对踏面缺陷的检测大多数还停留在段修状态下由技术人员采用机械式卡尺或者测量尺来测量,采用这些机械器具测量不但工作烦琐,劳动强度大,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大,还不能消除人为的测量误差,因此其测量精度低,测量效率不高。在线动态检测是指列车在钢轨上正常运行时进行的实时在线测量,在线检测由于具有测量自动化程度高、不占用机车车辆周转时间和便于存储车轮信息资料等特点,而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其中,接触法在线动态检测由于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而成为目前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主要手段。如图1所述,列车车轮2包括踏面部分和轮缘部分,踏面长期与轨道1接触磨损造成踏面失圆,而轮缘不与其他物体接触,仍为一标准圆。因此,当车轮2踏面不同位置与轨道1接触时,轮缘顶点到钢轨顶面的距离均不相同。接触法检测即是通过在轨安装一活动板3,在车轮2经过时,活动板3始终保持与轮缘顶点接触(车轮滚压过程中可与车轮进行上下随动),活动板3在车轮2轮缘的压下作用下产生向下的位移量,且该位移量随着踏面与轨道1接触点的不同而变化,采集车轮通过活动板3过程中活动板3向下位移的变化,即可以描绘出车轮踏面失圆及径向跳动情况。
采用接触法对列车车轮的径向跳动、踏面磨损等缺陷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活动板的长度设计为大于列车车轮的周长,而由于车轮的周长大于转向架的轴距,会出现前一车轮还未离开活动板时,后一车轮已经压上活动板的现象,从而会对前一车轮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另外,由于检测过程中在列车车轮的冲击作用下活动板易发生震动,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采用现有接触法对列车车轮踏面缺陷进行检测时存在的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活动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后一车轮对前一车轮检测结果的影响,并能有效降低列车车轮对活动板的冲击作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活动板,该活动板采用分段式结构,其中每段活动板均包括踏板与连接板,踏板固定安装于连接板上,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互锁块和第二互锁块,相邻两段活动板之间的互锁块搭接形成互锁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互锁块上设有第一互锁板,第二互锁块上对应设有第二互锁板,且第二互锁板的高度高于第一互锁板。
更进一步的,每段活动板的踏板上表面平齐,且车轮滚压过程中始终与车轮轮缘顶点保持接触;所有踏板的总长度大于待检测车轮的周长。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L型安装台阶,所述踏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安装台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雷狮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雷狮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1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