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尺寸PCB压合预叠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2958.1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9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新;孟伟;李建军;王伟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徐新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pcb 压合预叠板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尺寸PCB压合预叠板设备。所述大尺寸PCB压合预叠板设备包括预叠板设备本体;两个固定柱槽,两个所述固定柱槽开设在所述预叠板设备本体的底部;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柱槽内,且固定柱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固定柱槽外;第一转轴槽,所述第一转轴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柱的顶部;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槽内,且第一转轴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转轴槽外;第二转轴槽,所述第二转轴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柱槽顶侧的内壁上;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预叠板设备本体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且便于移动,更有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尺寸PCB压合预叠板设备。
背景技术
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专利申请号为CN108337824A公开了一种PCB压合预叠板设备,其包括顺次设置的半固化片裁切冲孔机构、预叠输送线、铆合机和收板机,半固化片裁切冲孔机构、预叠输送线、铆合机和收板机之间由IO信号连接。上述机构可联动作业,使设备实现了PCB压合预叠板的自动化连线操作,显著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人工出错概率,预叠精度得到了保证,与人工叠板相比不易出现层间对位偏移,对位准确度高,从而提高了后续压合工序的品质。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该设备进行预叠板的工艺,其完成了PP裁切、冲孔、预叠和铆合流程的整合,通过连线作业设计,实现了多层板自动预叠,该方法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作业精度,解决了传统预叠工艺精度不足、存在品质隐患的问题,但是,现有PCB压合预叠板设备的高度多数都是固定,且不便于进行移动,当需要调节压合预叠板设备的高度或者需要移动时非常麻烦,耽误时间,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大尺寸PCB压合预叠板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高度可调且便于移动的大尺寸PCB压合预叠板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尺寸PCB压合预叠板设备包括:预叠板设备本体;两个固定柱槽,两个所述固定柱槽开设在所述预叠板设备本体的底部;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柱槽内,且固定柱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固定柱槽外;第一转轴槽,所述第一转轴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柱的顶部;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槽内,且第一转轴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转轴槽外;第二转轴槽,所述第二转轴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柱槽顶侧的内壁上;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两个转轴通孔,两个所述转轴通孔开设在两个固定柱槽相互远离一侧的内壁上;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转轴通孔内,且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转轴通孔外;蜗杆,所述蜗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固定柱槽内的一端,且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蜗杆的一端;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预叠板设备本体的底部;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与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车轮,所述凹槽顶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上均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与同一个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转轴槽,两个所述第三转轴槽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三转轴,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滑动通孔,所述第三转轴贯穿两个所述滑动通孔,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滑槽顶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皮带槽,所述皮带槽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上共同缠绕有同一个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2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厨垃圾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抽取式垃圾收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