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车用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1327.X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8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冷凝器 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 安装支板 冷却装置 风扇 车用 固连 三角形加强筋板 拆装方便 生产效率 占用空间 整体连接 装配效率 车体 纵梁 生产成本 背面 紧凑 稳固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车用冷却装置,包括水箱,其通过设置在水箱两侧的水箱安装支架固连在车体左右纵梁上,在水箱前面设有风扇,在水箱的背面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冷凝器安装支板固连在水箱上,其只需一套风扇和安装支架,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并且安装紧凑,占用空间小,装配效率高。所述冷凝器安装支板为C形弯板,其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水箱安装支架包括L型钢板,在其两侧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板,二者均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保证整体连接稳固、牢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紧凑,拆装方便,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车用冷却装置,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境与能源问题促进全球各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电动车的成本高,产能低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车型采用水箱来冷却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热量,采用汽车冷凝器来调控汽车上空调散发的热量,而水箱和冷凝器通常采用分体式布置的形式,该种布置形式不仅需要两套支架,且需要两套风扇,其成本投入高,材料浪费严重,并且随着汽车结构设计的越来越紧凑,采用分体式布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比较大,装配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本一种一体式车用冷却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一体式车用冷却装置,包括水箱,其通过设置在水箱两侧的水箱安装支架固连在车体左右纵梁上,在水箱前面设有风扇,在水箱的背面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冷凝器安装支板固连在水箱上,所述冷凝器安装支板为C形弯板。
前述C形弯板为一对设置,其中部设有一组以上冷凝器安装孔,其通过第一螺栓分别固连在冷凝器的上、下端;所述C形弯板两端弯边对称设有水箱安装孔,使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二螺栓固连在水箱上。
前述C形弯板的截面为U形结构。
前述水箱两侧设有带安装孔的L形耳板,水箱通过L形耳板搭放在水箱安装支架上,并用第三螺栓连接固定。
前述水箱安装支架为L形钢板,在其两弯边上设有与水箱和左右纵梁相对应的螺栓孔,所述L形钢板一端的弯边与水箱刚性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螺栓连接在左右纵梁上。
在前述L形钢板两侧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板,所述三角形加强筋板中部开设有减重孔。
前述L形耳板的安装孔内套接有减震垫,减震垫轴线处设有圆孔,所述第三螺栓穿入减震垫的圆孔使水箱固连在水箱安装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车用冷却装置,其采用冷凝器安装支板使冷凝器固定在水箱背面,,并在水箱前面安装有风扇,使三者构成一体式结构,再将此结构通过水箱两侧的水箱安装支架固连在车体左右纵梁上,该种布置形式可以省去冷凝器安装在车上的支架和冷凝器用风扇,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并且安装紧凑,占用空间小,装配效率高。
水箱和冷凝器通过冷凝器安装支板采用螺栓连接,拆装更换方便;所述冷凝器安装支板为C形弯板,其截面为U形结构,其由钢板经冲孔、落料和冲压一体成型,制造工艺简单,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并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保证水箱和冷凝器连接稳固、牢靠。
所述水箱安装支架包括L型钢板,在其两侧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板,所述三角形加强筋板中部开设有减重孔,不仅可以保证水箱安装支架的连接强度和刚度,同时满足轻量化设计;优选地,所述水箱和水箱安装支架的连接处设有减震垫,车架震动时将对水箱的影响降到最小,可有效降低其故障率。
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冷凝器安装支板固连在冷凝器上,构成冷凝器组件;再将其与水箱、风扇组装,构成一体式结构,最后将其安装到车上即可,分模块组装可以提升整车的装配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1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离合混合动力耦合系统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卧式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