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加热用IGBT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2825.8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义;李向坤;刘传利;徐金金;王琪;赵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5/18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25709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桥 感应加热 输入端 铜基板 单管 焊片 低压输出端 高压输出端 焊接难度 节约空间 散热性能 低压端 高压端 背面 生产 | ||
一种感应加热用IGBT单管,与整流桥外形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为铜基板,铜基板与DBC基片之间为焊片A,DBC基片与IGBT芯片之间为焊片B,7只管脚从左至右分别为IGBT控制端、IGBT高压端、IGBT低压端、整流桥高压输出端、整流桥输入端1、整流桥输入端2、整流桥低压输出端;优点为:降低了了生产焊接难度,节约空间,散热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IGBT单管装置,适用于小功率电磁加热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磁电热主要采用功率元器件分立焊接方式,增加了生产焊接难度,浪费了宝贵的空间,又无法充分发挥整体的散热性能,导致IGBT器件温升较高,而其它器件温升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用IGBT单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加热用IGBT单管,与整流桥外形相同,背面为铜基板,铜基板与DBC基片之间为焊片,DBC基片与IGBT芯片之间为焊片,7只管脚从左至右分别为IGBT控制端、IGBT高压端、IGBT低压端、整流桥高压输出端、整流桥输入端1、整流桥输入端2、整流桥低压输出端。
所述的IGBT单管宽度为现有整流桥宽度的1.5倍,厚度与现有整流桥厚度相同。
所述的IGBT单管内部采用DCB工艺,进行芯片间的电性隔离及线路规划。
所述的铜基板、DBC基片在封装前即一体成型,线路预腐蚀完成。
所述的IGBT芯片与管脚间以铝线连接。
所述的整流桥,由4个二极管芯片组成的整流桥芯片,为全桥结构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所述的FRD芯片,搭配IGBT芯片使用,与IGBT芯片并联,保护IGBT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产品将功率器件整体封装,减少生产厂家的生产焊接难度,节省时间和空间,并充分发挥整体散热优势,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图。
图中:1为铜基板,2为焊片A,3为DBC基片,4为焊片B,5为IGBT芯片,6为FRD芯片,7为整流桥芯片,8为IGBT 控制端,9为IGBT 高压端,10为IGBT低压端,11为整流桥高压输出端,12为整流桥输入端1,13为整流桥输入端2,14为整流桥低压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感应加热用IGBT单管,与整流桥外形相同,所述的背面为铜基板1,铜基板1与DBC基片3之间为焊片A2,DBC基片3与IGBT芯片5之间为焊片B4,7只管脚从左至右分别为IGBT控制端8、IGBT高压端9、IGBT低压端10、整流桥高压输出端11、整流桥输入端1 12、整流桥输入端2 13、整流桥低压输出端14。
所述的IGBT单管宽度为现有整流桥宽度的1.5倍,厚度与现有整流桥厚度相同。
所述的IGBT单管内部采用DCB工艺,进行芯片间的电性隔离及线路规划。
所述的铜基板1、DBC基片3在封装前即一体成型,线路预腐蚀完成。
所述的IGBT芯片5与管脚间以铝线连接。
所述的整流桥,由4个二极管芯片组成的整流桥芯片7,为全桥结构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所述的FRD芯片6,搭配IGBT芯片5使用,与IGBT芯片5并联,保护IGBT芯片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达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科达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2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ICRO LED显示器件
- 下一篇:功率器件的内置电阻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