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4226.1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昀地;周洪锐;魏华英;李轩;张粲;刘钟泉;马佳奇;王俊水;肖福磊;杨成志;李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套 加样 微流控芯片 聚集池 上盖 底座 嵌套装置 可组合 流控 检测 芯片 本实用新型 快速测定 免疫交叉 外界相通 液体分流 用户终端 组装方式 加样孔 灵活的 上表面 侧壁 固设 连通 贯通 便利 | ||
1.一种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固设于底座(1)上的上盖(2),底座(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嵌套通道(11),嵌套通道(11)的上部与外界相通,上盖(2)的上表面设有一加样凹槽(21),上盖(2)开设有若干贯通上盖(2)的聚集池(24),聚集池(24)位于加样凹槽(21)的外侧且微流控芯片的加样端插入嵌套通道(11)后,聚集池(24)位于微流控芯片的加样孔的正上方,加样凹槽(21)与聚集池(24)之间连通有液体分流通道(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样凹槽(21)和液体分流通道(23)之间设有样本缓冲区(22),样本缓冲区(22)包括缓冲凹槽(221),缓冲凹槽(221)内设有数个用于减缓样本溶液的流动速度的障碍凸起(222),障碍凸起(222)呈圆柱状,加样凹槽(21)、缓冲凹槽(221)、液体分流通道(23)依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嵌套通道(11)共有两个,两个嵌套通道(11)并排开设于底座(1)的长边所在侧壁上,聚集池(24)共有两个,两个聚集池(24)到加样凹槽(21)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横截面呈正三角形,嵌套通道(11)的个数为三个,三个嵌套通道(11)分别位于底座(1)的三个侧壁上,聚集池(24)和液体分流通道(23)周向均布于加样凹槽(2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横截面呈正方形,嵌套通道(11)的个数为四个,四个嵌套通道(11)分别位于底座(1)的四个侧壁上,聚集池(24)和液体分流通道(23)周向均布于加样凹槽(2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横截面呈正五边形,嵌套通道(11)的个数为五个,五个嵌套通道(11)分别位于底座(1)的五个侧壁上,聚集池(24)和液体分流通道(23)周向均布于加样凹槽(2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3、4、5、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嵌套通道(11)的底部平行间隔设有两条长条形凸起的弹性条(111),弹性条(111)的材质为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3、4、5、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聚集池(24)呈倒圆台状,聚集池(24)边缘处的上盖(2)向下延伸形成凸起部(241),凸起部(241)的中心为过液通道,过液通道与嵌套通道(11)相通,凸起部(241)的最下端的直径小于微流控芯片的加样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样凹槽(21)的容积为80-200μL,液体分流通道(23)的截面呈半圆形,聚集池(24)最上端的直径为2mm,最下端的直径为1mm。
10.根据权利要求3、4、5、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组合式微流控芯片嵌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2)的横截面和底座(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42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