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87159.7 | 申请日: | 2018-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6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霖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 代理人: | 刘帅帅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滗油器 油层 过滤栅 加热区 油水分离效果 油水分离器 油水分离区 水位变化 排油槽 气浮区 本实用新型 分离方式 环保领域 曝气装置 气浮分离 融化状态 软管连通 升降变化 水流方向 油水分离 自然分层 自由浮动 出气 重力式 漂浮 堵塞 进口 | ||
1.一种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先后布置的加热区(13)、气浮区(11)和油水分离区(10);在加热区(13)的上部设置有过滤栅篓(2),在过滤栅篓(2)的内侧设置有混合进口(1);气浮区(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喷出气泡的曝气装置(12);油水分离区(10)处设置有滗油器(5),在该油水分离区(10)自然分层为油层(3)和水层(4),该滗油器(5)漂沉没于油层(3)中并漂浮于水层(4)上以随着水位变化而升降变化,滗油器(5)的底部通过软管(6)连通有排油槽(7)以使油层(3)排入到排油槽(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加热区(13)与气浮区(11)通过第一隔板(16)隔开,加热区(13)从第一隔板(16)的下方连通气浮区(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气浮区(11)底部的曝气装置(12)包括若干并排的管道,在管道上具有若干用于通入气体的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区(13)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14),该加热器(14)为电加热器(14)或热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气浮区(11)和油水分离区(10)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7),气浮区(11)从第二隔板(17)的上方连通油水分离区(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加热区(13)、气浮区(11)和油水分离区(10)在槽体依次布置;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7)固定在槽体内;排油槽(7)设置在油水分离区(10)的上部,并通过软管(6)连接到滗油器(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过滤栅篓(2)固定在槽体加热区(13)上部的侧壁上,在加热区(13)下部的槽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污水出口(15);在油水分离区(10)下部的槽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污水出口(9),在油水分离区(10)上部的槽体侧壁上设置有清水出口(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排油槽(7)的底部穿过油层(3)并伸入水层(4)中以将右侧隔离在排油槽(7)与第一隔板(16)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滗油器(5)包括上管体、下管体和连接扣;上管体和下管体均呈半管状,上管体和下管体均呈半管状,上管体与下管体通过连接扣连接并配合形成两端封堵的圆管状,在上管体与下管体之间具有可用于油流入的缝隙;下管体通过软管(6)连通排油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霖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霖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71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