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5743.2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冯雷;苏世荣;黄维;张静;张涛;卢元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2 | 分类号: | B62D27/02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放;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梁 后地板 本实用新型 后轮 转接件 钣金件 车身连接结构 成分体式 重新设计 分体式 锈蚀 存水 车身 车型 相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后轮包钣金件、后地板、内纵梁、外纵梁和转接件;所述内纵梁与所述外纵梁以一定间距相对固定在车身上;所述后轮包钣金件固定在所述外纵梁上;所述后地板固定在所述内纵梁上,且所述后地板通过所述转接件固定在所述外纵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的纵梁由相距设置的内纵梁和外纵梁组成,设置成分体式的可以通过调整内纵梁和外纵梁的距离以实现满足不同强度需要的纵梁的调整。在需要换代车型性能的时候,无需重新设计全新的纵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且避免了纵梁内部存水造成的纵梁锈蚀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调整的车身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企业的不断壮大,初始的一款车型慢慢丰富为同一个平台的产品或是同一款家族化造型、用途等的产品。例如,一款车型被成功开发后,可能会出现换代型产品、年度产品、升级高配版等等。
对于白车身来说,整车尺寸不变的换代型产品,一般仅需开发部分专用件即可,但是当整车尺寸变化时,白车身需要重新设计。例如,当整车尺寸变长时,白车身很难通过开发部分专用件来实现,纵梁、发舱、顶盖、侧围甚至地板这些总成全部要重新设计;例如,当整车尺寸变宽时,车架、地板、发舱、顶盖等等也需重新设计,与其搭接的侧围也需配合进行较大变动。
后轮包处的上下车体搭接较为复杂,涉及到后纵梁及加强板、后轮包、后地板等零部件,现有技术中后轮包处于上次车体搭接方案如下:如图1和图2 所示,包括U型纵梁10、加强板20、车体底板30和后轮包钣金件40,车体底板30焊接在U型纵梁10上,加强板20焊接在U型纵梁10内,所述后轮包钣金件40固定在车体底板30上。
上述搭接方案由于采用U型纵梁10虽然加强了车体的强度,但是U型纵梁10内容易储存水,造成U向纵梁10的锈蚀。另外采用上述搭接方案,当整车尺寸变化需要对白车身重新设计时,当任意一个零部件发生变动时,其它几个也要重新设计。而上述几个零部件的体积都较大,其模具开发费用极高,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在需要换代车型性能的时候,无需重新设计全新的纵梁,可以根据需要方便调整内外纵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后轮包钣金件、后地板、内纵梁、外纵梁和转接件;
所述内纵梁与所述外纵梁相对固定在车身上;所述后轮包钣金件固定在所述外纵梁上;
所述后地板固定在所述内纵梁上,且所述后地板通过所述转接件固定在所述外纵梁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外纵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后地板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后地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外纵梁包括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第三外板,所述第一外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外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三外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外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一外板、所述第二外板和所述第三外板组成U型槽;且所述U型槽的槽口指向背离所述内纵梁的方向;
所述后轮包钣金件与所述第二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外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内纵梁为S型纵梁,内纵梁包括第一内板、第二内板和第三内板;
所述第一内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内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且所述第一内板向靠近所述外纵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内板与所述后地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5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卡车前座椅横梁与中央通道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翻转式新型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