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目摄像头的车辆测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5295.6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0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峰;郑锐;王娜娜;王振红;周迪;潘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1/12 | 分类号: | G01S1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高琴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图像数据采集模块 车牌粗定位 控制处理器 双目摄像头 测距模块 测距系统 车辆目标 车牌区域 检测模块 匹配模块 视差计算 细定位 车牌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车距检测 | ||
一种基于双目摄像头的车辆测距系统,包括控制处理器、一号摄像头和二号摄像头,控制处理器包括图像数据采集模块、车辆目标检测模块、车牌粗定位模块、车牌细定位模块、车牌区域匹配模块和视差计算和测距模块,图像数据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一号摄像头、二号摄像头相连接,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车辆目标检测模块、车牌粗定位模块、车牌细定位模块、车牌区域匹配模块与视差计算和测距模块相连接。该设计有效提高了车距检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目摄像头的车辆测距系统,适用于提高测距的精度。
背景技术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由于驾驶员的主观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若在交通事故发生前的1.5s给驾驶员发出预警,可避免90%的碰撞事故,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伤害。而汽车防碰撞安全控制系统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比如摄像头、雷达等,实时检测车辆周围的物体,并检测目标车辆距离本车的距离。当安全距离小于阈值时,则发出警报提示驾驶员,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车距测量是FCW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波、毫米波、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都可以实现。超声波测距原理简单、成本最低,但其测距精准性受室外温度影响大,衰减快,因此目前只适合短距离测距,主要用在倒车雷达上。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是毫米波雷达和视觉方案,但毫米波雷达相比视觉方案硬件成本较高。
目前,视觉方案主要采用单目摄像头或双目摄像头来实现测距,这两种方式在原理上完全不同。单目摄像头需要对目标进行识别,也就是说在测距前先识别障碍物是车、人还是别的什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测距。而双目摄像头则更加像人类的双眼,主要通过两幅图像的视差计算来确定距离。也就是说,双目摄像头不需要知道障碍物是什么,只要通过计算就可以测距。双目摄像头则更加像人类的双眼,主要通过两幅图像的视差计算来确定距离。两者的缺点在于需要靠大量的计算来进行测距,无法有效保证检测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精度的基于双目摄像头的车辆测距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双目摄像头的车辆测距系统,包括控制处理器、固定于车辆前方的一号摄像头和二号摄像头,所述一号摄像头、二号摄像头均与控制处理器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处理器包括图像数据采集模块、车辆目标检测模块、车牌粗定位模块、车牌细定位模块、车牌区域匹配模块以及视差计算和测距模块,所述图像数据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一号摄像头、二号摄像头相连接,图像数据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车辆目标检测模块、车牌粗定位模块、车牌细定位模块、车牌区域匹配模块与视差计算和测距模块相连接;
所述车辆目标检测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来自一号摄像头、二号摄像头的图像数据进行车辆目标检测;
所述车牌粗定位模块用于利用MTCNN算法对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车牌检测与对齐,得到候选目标框;
所述车牌细定位模块用于对候选目标框进行SVM过滤,得到精确的车牌区域;
所述车牌区域匹配模块用于对一号摄像头、二号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中精确的车牌区域进行相同区域的匹配,得到车牌匹配信息;
所述视差计算和测距模块用于利用标定的双目摄像头内外参数、通过车牌匹配信息计算视觉视差,得到本车与目标车牌对应的真实空间距离即车距信息。
所述车牌区域匹配模块用于对精确的车牌区域进行字符串识别,利用字符串识别结果和车牌检测框对应关系匹配两幅图像的相同车牌区域,并校验匹配车牌区域,得到车牌匹配信息。
所述控制处理器还包括Retinex图像增强模块,该Retinex图像增强模块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分别与图像数据采集模块、车辆目标检测模块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5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