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缓冲模组、底盘组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1037.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6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左川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7/26 | 分类号: | A63H17/26;A63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缓冲装置 车轮 底盘 缓冲模组 撞击物 防撞 本实用新型 底盘组件 缓冲作用 使用寿命 撞击能量 增设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缓冲模组、底盘组件及车辆,防撞缓冲模组包括:底盘;碰撞缓冲装置,用于连接车轮与底盘,且用于在车轮受到撞击物的撞击时发生弹性变形,使车轮相对底盘向远离撞击物的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缓冲模组,增设了碰撞缓冲装置,利用碰撞缓冲装置来连接车轮与底盘,由于碰撞缓冲装置在车轮受到撞击物的撞击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使得车轮能够相对底盘向远离撞击物的方向运动,从而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同时,碰撞缓冲装置发生弹性变形时会吸收车辆受到的撞击能量,因而显著降低了车轮受到的撞击力度,提高了对车辆的保护效果,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撞缓冲模组、底盘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玩具车等车辆没有防撞设计或者防撞设计不好,导致车辆在受到撞击物的撞击时极易损坏,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缓冲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防撞缓冲模组的底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底盘组件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撞缓冲模组,应用于车辆,包括:底盘;碰撞缓冲装置,用于连接车轮与所述底盘,且用于在所述车轮受到撞击物的撞击时发生弹性变形,使所述车轮相对所述底盘向远离所述撞击物的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防撞缓冲模组,增设了碰撞缓冲装置,利用碰撞缓冲装置来连接车轮与底盘,由于碰撞缓冲装置在车轮受到撞击物的撞击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使得车轮能够相对底盘向远离撞击物的方向运动,从而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同时,碰撞缓冲装置发生弹性变形时会吸收车辆受到的撞击能量,因而显著降低了车轮受到的撞击力度,提高了对车辆的保护效果,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至于撞击物的具体形式,则不受限制。比如:撞击物可以是墙壁、桌椅、柜子、行人或者其他车辆等。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防撞缓冲模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碰撞缓冲装置包括旋转支臂和弹性缓冲机构;所述旋转支臂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车轮,所述旋转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缓冲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旋转支臂及所述底盘,用于在所述车轮受到所述撞击物的撞击时发生弹性变形,使所述旋转支臂连接所述车轮的一端相对所述底盘向远离所述撞击物的方向运动。
碰撞缓冲装置包括旋转支臂和弹性缓冲机构,旋转支臂的一端用于连接车轮,另一端与底盘转动连接,既实现了车轮与底盘的转动连接(即:实现了车轴的功能),保证了车辆能够正常行驶,又使得旋转支臂能够相对底盘旋转运动,以保证车轮在受到撞击物的撞击时能够相对底盘向远离障碍物的方向运动,进而起到防撞缓冲效果,保护车辆。弹性缓冲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旋转支臂及底盘,当车轮受到撞击物的撞击时,弹性缓冲机构会发生弹性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并使得旋转支臂连接车轮的一端相对底盘向远离撞击物的方向运动,进而保证车轮也能相对底盘向远离撞击物的方向运动,从而对车辆起到保护作用。换言之,该方案中,旋转支臂能够以其连接底盘的一端为支点,相对底盘旋转运动,使得车轮既能够绕其中心轴线自转,又能够绕旋转支臂连接底盘的一端公转,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轮运动的灵活性,有利于降低车轮受到撞击物撞击时发生变形损坏的概率。
当然,碰撞缓冲装置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方案,车轮的运动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方案。比如:将上述方案中的旋转支臂改为平移支臂,平移支臂的另一端与底盘滑动连接,能够在车轮受到撞击物的撞击时沿水平方向向远离撞击物的方向移动,进而使车轮能够向远离撞击物的方向移动,该方案也起到了良好的防撞缓冲效果,能够对车辆起到保护作用。由于该技术方案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1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