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丝自动穿管打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4688.9 | 申请日: | 201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协展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1/00;B21F23/00;B26D7/06;B26D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线机构 切管机构 送管机构 线管 传料机构 送线机构 打圈机 金属丝 穿管 线材 传输线 产品传输 传输线材 人工作业 自动穿线 可转动 穿入 对穿 申请 加工 传输 配合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丝自动穿管打圈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送线机构、送管机构、切管机构、切线机构、传料机构和打圈机构;送管机构,用于传输线管;切管机构,用于对送管机构传输来的线管进行切断;送线机构,用于传输线材,使线材穿入到切断后的线管中;切线机构,用于对穿入线管后的线材进行切断使之成为预定长度的导线;打圈机构,设置在切线机构之后,用于对导线的两端进行打圈;传料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切管机构、切线机构以及打圈机构之间,用于将当前机构完成后的产品传输至下一个机构进行加工。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机构,多个机构相互配合,实现了导线的自动穿线和打圈,减少人工作业,提高了导线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丝自动穿管打圈机。
背景技术
现有导线在加工制作过程主要依靠人手作业,人工将线材切断后并将线材逐一穿入到线管中,然后再对穿入线管后的线材的两端进行打圈,如此作业不但效率低,而且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不利于生产商利益最大化,并且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对导线进行加工,导线难以实现标准化,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丝自动穿管打圈机,以解决现有的导线在加工过程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加工效率低,导线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丝自动穿管打圈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送线机构、送管机构、切管机构、切线机构、传料机构和打圈机构;
送管机构,用于传输线管;
切管机构,设置在送管机构之后,用于对送管机构传输来的线管进行切断;
送线机构,设置在切管机构之后,用于传输线材,使线材穿入到切断后的线管中;
切线机构,设置在送线机构之后,用于对穿入线管后的线材进行切断;
打圈机构,设置在切线机构之后,用于对导线的两端进行打圈;
传料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切管机构、切线机构以及打圈机构之间,用于将当前机构完成后作业的产品传输至下一个机构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机构,与传料机构连接,用于调节传料机构的长度,使传料机构能够传输多种长度的线材和线管。
进一步地,送管机构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用于导向线管前进方向的第一导向管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导向管两侧的两第一送料轮,两第一送料轮用于夹紧并带动线管沿第一导向管设置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送线机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第二导向管以及对称设置在第二导向管两侧的两第二送料轮;
第一、第二限位组件前后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限定线材的位置,防止线材摆动上下或左右摆动;
第二导向管用于设置在第一、第二限位组件之后,用于供线材穿入并导向线材的移动方向;
两第二送料轮对称设置在两第二导向管两侧,用于夹紧线材并带动线材沿第二导向管的设置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切管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的线管切刀,切管切刀向下移动可将线管切断。
进一步地,传料机构包括:两前后相对设置的两转动盘,两转动盘通过连接杆连接且受驱能实现同步转动,在两转动盘的边缘周向设置有多个分别用于固定线管两端的卡合槽,转动盘受驱转动将固定在两转动盘上的线管沿转动盘的转动方向进行传送。
进一步地,切线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的线材切刀,线材切刀受驱向下移动可将线材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协展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协展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4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数据线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