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拱架机支腿及拱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4711.6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3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邵凡;郎媛;谭伟成;张惠斌;丁毅群;范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E21D11/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410116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套 拱架 第一安装座 第二油缸 后支腿 伸缩杆 油缸 第一油缸 机支腿 前支腿 车体 缸杆 缸筒 隧道 对称设置 竖直设置 水平设置 | ||
一种隧道拱架机支腿及拱架机,包括前支腿和后支腿,所述前支腿包括两个第一油缸(4),两个第一油缸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座(5)上,两个第一安装座之间设置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外套(7)和第一内套(6),第一内套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座,且第一内套内水平设置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缸筒与第一外套固定连接,第二油缸的缸杆与第一内套固定连接,第一外套与车体之间设置第二伸缩杆和第三油缸(9);所述后支腿至少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车体后端,各后支腿分别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三外套(12)和第四内套(14),第四内套内竖直设置第四油缸(15),且第四油缸的缸筒固定在第三外套上,缸杆与第四内套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用拱架机,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拱架机的支腿结构及拱架机。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当围岩等级较差时,往往需要进行拱架支护,以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在使用拱架机立拱时,需要将拱架机支腿打开,利用支腿将拱架机支撑至水平。但由于隧道里面为封闭空间,放置支腿的位置不一定是平面,而可能是斜坡。
另外为加大施工范围,将臂架长度加长,这就导致拱架机前端质量很大,易产生前倾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增加后端质量,要么增加后端力矩。目前大部分拱架机都采用加配重等方法来增加后端质量,或加长后车,这就有整机质量或整机长度加大的问题。
在支腿打开过程中,若操作失误,支腿未完全伸出就开始操作臂架,就有可能导致倾翻发生。
在臂架工作时,若臂架载荷超载,会导致前支腿载荷超载或后支腿载荷低于安全值,有倾翻的可能。另外支腿支撑的地面若不稳,地面的承载强度不够,也会发生倾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避免前倾翻的隧道拱架机支腿及拱架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拱架机支腿,包括刚性固定在车体上的前支腿和后支腿,其中,
所述前支腿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油缸,两个第一油缸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座上,两个第一安装座之间设置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第一内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且第一内套内水平设置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缸筒与第一外套固定连接,第二油缸的缸杆与第一内套固定连接,第一外套与车体之间设置第二伸缩杆和第三油缸;
所述后支腿至少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车体后端,各后支腿分别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三外套和第四内套,第四内套内竖直设置第四油缸,且第四油缸的缸筒固定在第三外套上,缸杆与第四内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外套上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第一内套的尾部设有感应板,当第一内套伸出到最大长度时,所述感应板正好伸到行程开关的上部使行程开关得电,拱架机的臂架控制在接收到行程开关得电信号时进行操作,以防止前支腿没有伸缩到位。
所述第一油缸的缸筒侧面设有油口,该油口装有用于测量第一油缸实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这样,可在控制面板上显示前支腿承受的实时压力,并设置相关的保护程序,当前支腿压力超过可承受压力时,臂架将停止动作。当前支腿压力低于设定的最小压力时,臂架也会停止动作,避免倾翻。
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依次相互套设的第二外套、第二内套、第三内套,第二外套与所述车体刚性固定连接,第三内套与所述第一外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油缸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油缸,两油缸的缸筒与所述第二内套刚性固定连接,其中一油缸的缸杆固定连接第一外套,另一油缸的缸杆固定连接所述车体。
所述第一内套包括第一分套和第二分套,第二油缸包括相背设置的两个油缸,两个油缸的缸筒固定在第一外套上,一油缸的缸杆固定在第一分套上,另一油缸的缸杆固定在第二分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4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