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顶置空调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0285.0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2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涛;沈军;毛飞;田秀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孟德栋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腔 顶置空调器 散热通道 散热风机 底盘 车内 常温空气 换热腔 室内 引入 室外 车内空气 车外空气 独立设置 发热元件 空调底盘 空调领域 室内空气 冷风 车体 负压 壳体 凝露 连通 体内 新风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顶置空调器及车辆。车载顶置空调器包括底盘和壳体,底盘和壳体内形成有室内换热腔、电控腔和室外换热腔,车载顶置空调器还包括散热风机和开设在底盘上的散热通道,电控腔通过散热通道分别与室内和室外连通,散热风机用于引导室内空气经由散热通道进入电控腔。通过空调底盘上独立设置一个散热通道并增加一个散热风机从而将室内的常温空气引入到电控腔内,达到了对电控腔内发热元件降温的目的,引入的是车内的常温空气,可以避免冷风进电控腔易凝露的问题,并且车内空气进入电控腔后再车内形成负压,车外空气会通过车体的缝隙进入车内,从而达到了自动引入新风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顶置空调器及安装有该车载顶置空调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载空调的电控腔内集中了变频器及DC-DC转换器等多种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不能承受高温,在高温环境下,发热元件易烧坏。另外电控腔在外部暴晒时温度高达50-60℃,制冷运行时模块很难散热导致经常会出现模块保护,影响制冷效果。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普遍方法是将电控腔的热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即在电控腔两侧开数个通风孔,使用风扇加强与外界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来达到散热目的,但在炎热的夏季,外界空气的温度依然较高,降温效果有限,且电控腔与外界空气产生流通,在比较潮湿的天气时或者多雾霾的天气环境中,容易引入积水或灰尘,严重影响电气的安全使用。另外一种解决方式是引入低温腔中的低温气体来进行降温,虽然冷风进入电控腔降温更快,但造成电控腔内温差瞬间变大,易在电控腔产生凝露,有质量隐患;同时冷量的损失更多,对大巴车内的舒适度会造成影响。
此外,现有的大巴空调器都是通过一个固定的风口将新风引入车内,受空间布局结构限制,客户需要新风功能时都要增加风阀来引入室外空气,没法像家用空调一样直接在车顶开孔连接管道。
因此,有必要对电控腔的散热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且能兼顾到自动实现引新风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以期在解决电控腔的散热问题的同时兼顾到自动实现引新风功能,本申请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方案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载顶置空调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车载顶置空调器,其包括底盘和壳体,所述底盘和壳体内形成有室内换热腔、电控腔和室外换热腔,所述车载顶置空调器还包括散热风机和开设在所述底盘上的散热通道,所述电控腔通过所述散热通道分别与室内和室外连通,所述散热风机用于引导室内空气经由散热通道进入电控腔。
进一步的,散热通道的入口连通于室内换热腔的回风口。
进一步的,底盘包括底板和与底板一体成型的隔板,电控腔分别与室内换热腔和室外换热腔通过隔板分隔,散热通道分布在底板内或分布在底板和隔板内。
进一步的,散热通道的出口开设在电控腔与室内换热腔之间的隔板朝向电控腔的一侧。
进一步的,排气通道还包括开设在底盘上的排气通道,电控腔通过排气通道和室外连通。
进一步的,排气通道的入口开设在电控腔与室外换热腔之间的隔板朝向电控腔的一侧。
进一步的,室内换热腔上开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室内换热腔内部设置有蒸发器和蒸发风机,蒸发风机用于引导室内的空气由回风口进入室内换热腔后穿过蒸发器,最后由送风口排入室内。
进一步的,室外换热腔上开设有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室外换热腔内部设置有冷凝器和冷凝风机,冷凝风机用于引导室外的空气由换热进风口进入室外换热腔后穿过冷凝器,最后由换热出风口排入室外。
进一步的,散热风机设置散热通道的入口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方案的第二个方面,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0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副车架稳定杆的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空调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