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进气弯头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8201.1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2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非;姜文辉;白宇龙;张立健;鞠家欢;关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莎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发动机进气 进气口 弯头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 出气口 飞行器技术领域 成角度设置 空气滤芯 进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弯头及发动机。该发动机进气弯头,包括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连通部与所述第二连通部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连通部具有进气口,所述第二连通部具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成角度设置,用于改变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体的流向。该发动机,包括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弯头。本实用新型具有灰尘不易沾到空气滤芯上,避免进气不足的现象发生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弯头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飞行器的发动机的进气口连接有空气滤芯,而由于进气口与螺旋桨的旋转平面平行,空气滤芯安装后也与螺旋桨的旋转平面平行,当螺旋桨旋转时,地面的灰尘经过地面反射,积聚在空气滤芯的下侧,导致空气滤芯进气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弯头及发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螺旋桨旋转时,地面的灰尘经过地面反射,积聚在空气滤芯的下侧,导致空气滤芯进气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弯头,包括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连通部与所述第二连通部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连通部具有进气口,所述第二连通部具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成角度设置,用于改变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体的流向。第一连通部的进气口与第二连通部的出气口之间所成的角为90°,也就是说,第一连通部的进气口与第二连通部的出气口之间相垂直,这样空气从第一连通部的进气口进入后,再从第二连通部流出时,气体的流向改变了90°;这样在使用时,使第一连通部的进气口朝下,以使第一连通部的轴线与螺旋桨的旋转平面相垂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部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孔部、第二孔部和第三孔部;所述第一孔部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孔部的孔径,且所述第二孔部由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收缩。第二孔部位于第一孔部和第三孔部之间,第一孔部的入口为第一连通部的进气口。第二孔部的出口端与第三孔部的入口端相连通,第三孔部的出口端与第二连通部的入口端相连通。第二孔部的孔的径向截面面积由其自身的入口端向出口端逐渐减小,以形成锥状结构,即第二孔部由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收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孔部的入口处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部的出口处的直径;所述第一孔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孔部的入口端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部的孔径为所述第三孔部的孔径的1.40-1.70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部的孔径为所述第三孔部的孔径的1.57倍。这样有利于实现进入第三孔部的气体的流速达到预期的期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部的进气口处设置连接法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接部,且所述卡接部具有卡孔。卡接部靠近第一连通部的进气口。卡接部为板状结构,且该板状结构呈变曲状,板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通部的外表面相连接,这样弯曲的板状结构与第一连通部的外表面之间便形成卡孔,卡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连通部的轴向基本平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的数量为多个。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卡孔的孔壁上具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弯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8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