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限位及车资调整的宽体自卸车后悬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3413.2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5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龙;刘斌;李辉;张军海;鲁蓬霞;曲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56 | 分类号: | B60G17/056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56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缸 后悬挂系统 活塞杆 蓄能器 自卸车 阻尼器 车架 缸筒 宽体 限位 缸盖 本实用新型 阻尼器阻尼 管路连接 密封组件 平衡作用 限位作用 左右两侧 侧向力 阻尼孔 车桥 偏磨 三排 同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限位及车资调整的宽体自卸车后悬挂系统,其特点在于:悬挂缸安装在车桥与车架之间;车辆同侧的悬挂缸通过管路连接,并连接第一阻尼器、蓄能器,起到平衡作用;左右两侧的蓄能器通过管路与车架中间的第二阻尼器连接,该阻尼器阻尼较大,起到车资调整的作用;悬挂缸由密封组件、缸盖、活塞杆、缸筒组成,其中的活塞杆、缸筒上各有三排阻尼孔,使悬挂缸本身具有限位作用,同时可以消除侧向力,避免产生偏磨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带限位及车资调整的宽体自卸车后悬挂系统。
技术背景:
目前宽体自卸车的后悬挂系统普遍采用钢板弹簧结构,部分厂家开始尝试油气悬挂结构,车架同侧的悬挂缸通过管路连接,车架两侧的悬挂缸不连接;其悬挂缸直接使用了现有的油气分离式悬挂缸,依靠在车桥与车架间的刚性支架限位;这种方式有以下缺点:1、压缩时,依靠刚性限位,平顺性差;2、悬挂缸上只有一个油口,油液运动时产生侧向力,造成悬挂缸偏磨;3、车架两侧的悬挂系统完全独立,在卸货时,车辆倾斜大,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限位及车资调整的宽体自卸车后悬挂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油气悬挂系统平顺性差、举升时车架倾斜大、油气缸容易偏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限位及车资调整的宽体自卸车后悬挂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由悬挂缸、蓄能器、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及连接管路组成;所述的悬挂缸安装在车架和车桥之间,所述的蓄能器、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固定在车架上;车架同侧的悬挂缸通过管路连接,并与第一阻尼器通过管路连接,车架同侧的第一阻尼器与蓄能器通过管路连接;车架两侧的第一阻尼器通过管路与车架中间的第二阻尼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悬挂缸由密封组件、缸盖、活塞杆、缸筒组成;所述的密封组件安装在缸盖上,缸盖和缸筒固定在一起,活塞杆穿过密封组件和缸盖;所述的活塞杆上开有均匀分布的三组阻尼孔;所述的缸筒顶端开有均匀分布的三组阻尼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限位及车资调整的宽体自卸车后悬挂系统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车辆运行时,由于第二阻尼器的阻尼较大且作用时间短,车架一侧的液压油难以留到另一侧;当货箱举升时,由于举升时间长,车架两侧的液压油可以相互流通,起到车资调整作用;2、活塞杆和缸筒上均匀分布三组阻尼孔,使悬挂缸本身具有限位作用;3、活塞杆和缸筒上的阻尼孔是均匀分布的,可以消除侧向力,避免产生偏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缸的结构图。
图面说明:
1悬挂缸 2蓄能器 3第一阻尼器 4第二阻尼器 1-1密封组件 1-2缸盖 1-3活塞杆 1-4缸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3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四驱越野卡车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