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54093.4 | 申请日: | 201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柱;牛俊;胡珊;代洋洋;王友明;王强;付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总成 本实用新型 驱动电机 悬置装置 载货汽车 纯电动 车架 悬置 驾驶 电动动力 共振问题 交叉布置 抗扭能力 螺栓连接 前连接板 悬置总成 布设 限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属于电动动力总成悬置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点布设悬置总成将电动总成与车架螺栓连接,在前连接板与电动总成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前后悬置通过交叉布置将电动总成很好的进行限位,在保证其应有的刚度和抗扭能力的同时,还解决电动总成与车架的共振问题,为驾驶者提供良好的驾驶环境和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动力总成悬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驱动电机悬置作为衔接动力总成和车架部分存在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动力总成、减少动力总成的震动对整车的影响、限制动总的抖动量,对整车NVH性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市场上的纯电动载货汽车的电动总成的悬置装置大多采用五点悬置固定、四点悬置固定和三点悬置固定方式。但是在采用三点悬置时,大多采用单预埋螺栓橡胶方块的连接方式,造成在电动总成输出大扭矩时对其压力过大,不到预期效果,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目前市场大多采用水平安装或倾斜安装其橡胶块,但是在倾斜安装时未考虑电动总成的重力和扭矩的问题,任然使用垂直安装面的方法,在后期造成橡胶的位移过大,导致传动效率过低和车架的共振增大,增大噪音,影响驾驶的操作性和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使用传统垂直安装面的方法,后期橡胶块位移增大,造成传动效率过低和影响操作性和舒适度,故提出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用于解决车架与电动总成和车架的共振问题,增大橡胶块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效提高驾驶的操作性和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由于衔接电动总成和左右车架,包括前悬置总成、后悬置总成和横梁,所述前悬置总成包括前连接板和前安装板,所述前连接板与电动总成的前端螺栓连接,所述前连接板与前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前悬橡胶块;所述前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中部;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支架与车架螺栓连接为整体;所述后悬置总成设有两个,分别以电动总成的中心线对称螺栓连接在电动总成的两侧;两个所述后悬置总成均包括后安装板和后连接板;两个所述后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电动总成的后端两侧;两个所述后连接板与对应的后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后悬橡胶块;两个所述后安装板通过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支架与车架后端两侧螺栓连接为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前悬橡胶块和后悬橡胶块均由天然橡胶制成,所述前悬橡胶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后悬橡胶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后悬橡胶块相邻加劲板的两侧面与顶面呈87-89°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均以前悬橡胶块的中心线纵向对称分布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螺栓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二螺栓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均以后悬橡胶块的中心线横向对称分布有两个,且两个第三螺栓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四螺栓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前连接板和前安装板、后连接板和后安装板均平行设置且均设有加劲板;所述前连接板为直角板,所述前安装板为水平板;所述后连接板与后安装板为钝角三角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连接板与电动总成前端螺栓连接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螺栓凹槽;所述后连接板的顶部设有翻边与后悬橡胶块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的中部设为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高度低于电动总成的底部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4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