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5510.0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1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仓;李立成;陈晓璐;刘敬洋;金泉;马晓燕;杨宏伟;任秉枢;刘振;沈滨佳;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47;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水下机器人 单轴云台 照明灯 光学成像系统 机器人本体 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摄像头连接 水下推进 左右移动 可观察 水中 掉头 转弯 应用 观测 清晰 观察 | ||
1.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头,六个所述摄像头分布于机器人本体(10)的六个方位,所述六个方位分布于空间长方体的六个面上;
照明灯,对应每个所述摄像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照明灯;
单轴云台(13),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0)上,每个所述单轴云台(13)与一个所述摄像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摄像头包括前视摄像头(111)、后视摄像头(112)、上视摄像头(113)、下视摄像头(114)、左视摄像头(115)和右视摄像头(116),所述照明灯包括与六个所述摄像头对应的前视灯(121)、后视灯(122)、上视灯(123)、下视灯(124)、左视灯(125)和右视灯(1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轴云台(13)包括云台本体(131)和转动设置于所述云台本体(131)上的转轴(132),所述前视摄像头(111)与所述转轴(1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32)由所述机器人本体(10)的左侧向右侧延伸,所述转轴(132)上设置有安装板(133),所述前视摄像头(111)与所述安装板(13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视灯(121)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前视摄像头(111)的下方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视摄像头(115)和所述左视灯(125)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0)的左侧间隔分布,所述左视摄像头(115)位于所述左视灯(125)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视摄像头(116)和所述右视灯(126)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0)的右侧间隔分布,所述右视摄像头(116)位于所述右视灯(126)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视摄像头(113)和所述上视灯(123)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0)的上侧间隔分布,所述上视摄像头(113)位于所述上视灯(123)的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视摄像头(114)和所述下视灯(124)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0)的下侧间隔分布,所述下视摄像头(114)位于所述下视灯(124)的右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0)上设置有电子舱(14),所述后视摄像头(112)和所述后视灯(122)分别位于所述电子舱(14)的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55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