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3411.9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卫平俊;吴明光;汪晓光;任世俊;高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通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砖 本实用新型 多孔路面 透水砖层 立柱 插入凹槽 间隔排布 路面技术 透水垫层 路面砖 上端面 透水性 找平层 抵接 透水 积水 侧面 贯穿 基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路面结构,涉及路面技术领域,其自上而下包括透水砖层、透水找平层、透水垫层、基层,透水砖层包括间隔排布的透水砖以及连接相邻透水砖的连接块,透水砖的侧面均开设有一凹槽,凹槽向上贯穿透水砖上端面并在透水砖中间形成一立柱,连接块插入凹槽内抵接立柱。本实用新型具有透水性较好,路面砖之减不会存有积水,避免溅湿行人鞋子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孔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路面砖技术单一,仅起到铺设路面的作用,不具有防止积水的功能。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路面砖是以水泥和石子为主要原材料,经加工、加压或其他成型工艺制成各种形状的混凝土路面砖,混凝土路面砖主要用于铺设城市道路、人行道、城市广场等混凝土路面及地面工程的块、板等。
现有的,由于路面砖透水性不好,导致路面砖使用时间长之后,水堆积在路面砖底部,行人踩在路面砖上会有泥水从相邻路面砖之间的缝隙逬出,溅湿行人鞋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路面结构,透水性较好,路面砖之间不会存有积水,避免溅湿行人鞋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孔路面结构,自上而下包括透水砖层、透水找平层、透水垫层、基层,透水砖层包括间隔排布的透水砖以及连接相邻透水砖的连接块,透水砖的侧面均开设有一凹槽,凹槽向上贯穿透水砖上端面并在透水砖中间形成一立柱,连接块插入凹槽内抵接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凹槽流入到透水砖两侧的透水找平层内,沿透水找平层流入到透水垫层内,然后沿防水粘结层向路面两侧流出;透水砖上的水经过连接块流入凹槽内,沿凹槽流入到透水砖一侧的透水找平层内;路面透水性能较好,路面砖之间不会存有积水,避免溅湿行人鞋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砖上端面开设有一侧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为斜面,且斜面自靠近立柱一端倾斜向下设置,连接块底部为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凹槽内的雨水沿凹槽底部的斜面快速流到靠近凹槽一侧的透水找平层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底部靠近立柱一侧还对称开设有放置槽,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有配合放置槽使用的支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放置槽和支脚,使连接块与凹槽之间有间隔,使雨水快速的从透水砖内排出,流入到透水砖一侧的透水找平层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上均匀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连接块上的透水孔流入到凹槽内,加快透水砖的排水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孔内填充有透水填充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透水填充层,避免连接块上的透水孔被杂物堵塞,导致排水效果变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四个所述透水砖形成一十字槽,十字槽内填充有鹅卵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水经过鹅卵石层直接流入透水找平层内,起到较好的排水效果,同时也避免行人在行走时,弄脏鞋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粘结层中部向上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透水垫层上的雨水沿防水粘结层的倾斜角度流入到路面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与防水粘结层之间设置有一防水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防水,避免防水粘结层发生意外情况破裂后,雨水下渗到地基内,对地基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通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通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3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