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8589.6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2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慧;杨阳;王雪东;陈正;荆振洋;张建勋;昌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系统 车体 本实用新型 两相流体回路 原理实现 抽吸 毛细 运维 紧凑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布设有空气调节系统,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基于毛细抽吸两相流体回路控制原理实现对所述车体内的空气温度的调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能够保证车辆在结构上更加紧凑,空气调节系统的运维成本低、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乘坐人员的舒适性,目前大多数的车辆上皆采用了空调器,以对车辆内部空间的空气温度进行调节,尤其是对于客车、城市公交汽车等空间较大的车辆,其空气调节的负荷较大,为了保证温度调节的能力,这类车辆大多采用顶置于车辆顶部的一体式空调器,且这种空调器大多凸出于车辆顶部较大距离,这就导致车辆在结构设计阶段需要考虑车顶的空调器的尺寸与公路、铁路等限界进行合理比较,防止侵界现象的发生;另外,现有的空调器皆采用传统的空调系统模式,也即采用压缩机作为整个循环系统的核心部件,而压缩机在运转时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振动、带来噪音,同时,由于其顶置式的布局导致其在夏季需要承受暴晒,冬季需要承受雨雪等恶劣天气,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运维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能够保证车辆在结构上更加紧凑,空气调节系统的运维成本低、可靠性更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布设有空气调节系统,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基于毛细抽吸两相流体回路控制原理实现对所述车体内的空气温度的调节。
优选地,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储液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进口端通过液体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出口端贯通,所述蒸发器的第一出口端通过蒸汽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进口端贯通,所述储液器与所述第一进口端选择性贯通。
优选地,所述液体管道上设置有过冷器。
优选地,所述液体管道还通过辅助泵与所述冷凝器可选择性贯通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液体管道上与所述第二出口端之间设置有隔离器。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和/或冷凝器为套管式换热器结构。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包括外壳、毛细芯,所述毛细芯套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毛细芯具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形成所述液体管道,所述毛细芯外侧的所述外壳上构造有所述蒸汽管道。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有多组,多组所述蒸发器相互并联;和或,所述冷凝器有多组,多组所述冷凝器相互并联。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侧壁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将现有车辆中的空气调节系统改进为基于毛细抽吸两相流体回路(CPL)控制原理的空气调节系统,具体的,无需传统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压缩机对冷媒进行压缩及提供循环动力,而使所述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尤其简化,最为重要的,由于不再采用压缩机,因此该技术方案中的车辆在结构上更加简单、紧凑,不再存在由于压缩机运转造成的振动及噪声,空气调节系统中的零部件简单,可靠性更高,系统的运维成本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蒸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蒸发器;11、外壳;12、毛细芯;13、中空腔;2、冷凝器;3、储液器;4、液体管道;41、过冷器;5、蒸汽管道;51、隔离器;6、辅助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8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气密屏蔽换气扇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副仪表板出风口总成的新型拨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