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手机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8139.7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7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穆天;刘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瑞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5K5/06;H05K7/20;H04M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槽 凸起 防水 后壳 前壳 防水结构 弧形压块 手机主体 新型手机 匹配 纳米防水涂层 本实用新型 橡胶密封环 底部连接 防水硅胶 防水性能 固定螺丝 内腔填充 前壳内腔 有效散热 短路 内腔 手机 沾水 元器件 浇灌 升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手机防水结构,包括前壳与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固定螺丝连接,所述前壳内腔安装有手机主体,所述手机主体外表面均设有纳米防水涂层,所述前壳顶部设有设有防水槽一,所述防水槽一内腔设有橡胶密封环,所述防水槽一内侧设有防水槽二,所述防水槽二底部连接有浇灌孔,所述后壳底部设有防水凸起,所述防水凸起底部设有弧形压块,且所述防水凸起与弧形压块均与防水槽一匹配,所述防水凸起内侧设有防水槽三,且所述防水槽三与防水槽二匹配,所述防水槽二与防水槽三内腔填充有防水硅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提高升级的防水性能,避免手机内部与元器件沾水造成短路,同时能够使手机进行有效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手机防水结构,属于手机防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之一,但是由于手机为高精细的电器,手机在进水后很容易造成手机内部电路板短路,造成手机的损害,尤其是在很多特殊情况下不适宜携带手机,比如下雨天或者野外漂流;特别是涉及数字集群通信领域,对手机的三防要求高,手机不仅作为通信使用更作为后台远程监控、实时对讲等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对手机进行防水密封处理,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市场上的手机防水结构无法有效保证手机防水的可靠性,一般防水较好的手机散热效果欠佳,而且在发生碰撞后,会严重影响防水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手机防水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提高升级的防水性能,避免手机内部与元器件沾水造成短路,同时能够使手机进行有效散热,通过设置纳米防水涂层,能够对手机主体以及元器件表面进行防水,防止水进入元器件内部造成短路,提高防水效果,通过设置防水槽一,能够起到防水效果,同时也能够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壳体,在防水槽二与防水槽三内填充防水硅胶,能够将前壳与后壳通过液体的防水硅胶进行密封,提高了前壳与后壳之间的密封性,大大提高防水的效果,通过设置石墨散热片,能够对手机主体上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吸收传递,从而降低手机主体的温度,通过设置金属散热板,能够将石墨散热片传递的热量进行吸收,避免石墨散热片上的热量无法传递出去,影响散热效果,通过设置倾斜坡,能够使手机在放置时进行散热,避免物体与后壳全面贴合,影响散热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手机防水结构,包括前壳与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固定螺丝连接,所述前壳内腔安装有手机主体,所述手机主体外表面均设有纳米防水涂层,所述前壳顶部设有设有防水槽一,所述防水槽一内腔设有橡胶密封环,所述防水槽一内侧设有防水槽二,所述防水槽二底部连接有浇灌孔,所述后壳底部设有防水凸起,所述防水凸起底部设有弧形压块,且所述防水凸起与弧形压块均与防水槽一匹配,所述防水凸起内侧设有防水槽三,且所述防水槽三与防水槽二匹配,所述防水槽二与防水槽三内腔填充有防水硅胶,所述后壳内腔设有石墨散热片,且所述石墨散热片底部与手机主体贴合连接,所述后壳内设有设有金属散热板,所述金属散热板内腔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前壳的拐角处均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内设有支撑件。
进一步而言,所述浇灌孔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浇灌孔对称设于前壳两侧,所述浇灌孔内腔设有密封塞。
进一步而言,所述弧形压块的直径小于防水凸起的宽度,所述防水凸起与弧形压块均为首尾相连的封闭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防水槽二与防水槽三的截面为直径相同的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后壳顶部对称设有倾斜坡,且所述倾斜坡的宽度为后壳宽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缓冲板,所述支撑柱底端与缓冲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瑞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瑞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8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连接器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