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05168.X | 申请日: | 2018-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6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1/28 | 分类号: | B60G11/28;B60G11/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 |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连接 承重部 前悬 车架 轮罩 本实用新型 装配效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架,该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包括气囊连接板、承重部和连接部,所述承重部设置在车辆轮罩的上侧,所述气囊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承重部相连接该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将承重部安装在车辆轮罩的上侧,布局合理,方便安装,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架。
背景技术
气囊悬挂是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以空气做弹性介质,在一个密封的容器内充入压缩空气,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利用弹性作用对车辆实现减震。气囊悬挂之所以能为车辆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这是利用了空气的可压缩性,气囊悬挂相比钢板悬挂可以实现“软连接”,气囊的变形性相比钢板更加快速、优良,所以气囊悬挂能为车辆带来良好的减震效果,但是传统的气囊悬挂的连接形式过于复杂,连接结构较多,不方便安装,严重影响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架,该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布局合理,方便安装,提高了装配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连接板、承重部和连接部,所述承重部设置在车辆轮罩的上侧,所述气囊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承重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重部包括承重杆,所述承重杆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纵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杆的延伸方向垂直;和/或,所述横杆延伸的长度等于所述轮罩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横杆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纵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所述纵杆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
优选地,所述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包括支撑结构,用于将所述承重部与所述车辆轮罩的内侧竖板相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车辆轮罩的内侧竖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与所述承重部所在面垂直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横杆上,所述连接杆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杆的长度不同,使得所述气囊连接板相对于所述承重部所在平面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气囊连接板所在平面和所述承重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9°。
优选地,所述承重杆为方管,所述方管的厚度为2至4mm。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的车架,包括上述的前悬气囊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架,该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将承重部安装在车辆轮罩的上侧,布局合理,方便安装,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前悬气囊连接结构的一侧视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5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