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8006.1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辉;曹长峰;李道先;王超学;郑爱刚;徐德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3C3/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26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循环槽 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 除雾部件 电除雾器 硫酸系统 吸附部件 循环部件 循环泵 塔体 连通 进气口 氨水 容纳 尾气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中心 循环出气口 处理负荷 达标排放 管路堵塞 出料口 零排放 无拖尾 侧壁 喷淋 下段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循环部件和电除雾部件,吸收塔内设有吸附部件,循环部件包括循环槽和循环泵,循环槽的底部设有产品出料口,循环槽的顶部与循环出气口连通,循环泵的一端与吸附部件连通,电除雾部件包括容纳塔体和电除雾器,容纳塔体的下段侧壁设有初处理进气口。本实用新型采用氨水喷淋,吸收管路无结晶,不会造成管路堵塞,二次尾气通过电除雾器后吸收效果更显著,尾气无拖尾现象,实现达标排放,实现零排放,减少了污水处理中心的处理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硫磺制酸生产过程产生尾气SO2,SO2气体对人体、环境等都会产生影响,传统工艺采用液碱吸收,吸收液主要成分为硫酸钠,排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生化处理。目前使用液碱吸收存在以下缺点:一方面,冬季时液碱容易结晶,堵塞吸收管路,影响吸收效果,会导致硫酸尾气排放不达标;另一方面,硫酸钠吸收液盐分高,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增加生化处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吸收塔、设置在吸收塔旁侧的循环部件和电除雾部件,吸收塔为中空结构,吸收塔内设有用于对待处理的二氧化硫的尾气进行处理的吸附部件,吸收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初处理出气口和循环出气口,吸收塔的侧壁设有尾气进气口,循环部件包括循环槽和设置在循环槽旁侧且与循环槽连通的循环泵,循环槽的底部设有产品出料口,循环槽的顶部与循环出气口连通,循环泵的一端与吸附部件连通,电除雾部件包括容纳塔体和设置在容纳塔体内的电除雾器,容纳塔体的下段侧壁设有初处理进气口,该初处理进气口与初处理出气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部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喷淋组件、第一处理组件和第二处理组件,第一处理组件和第二处理组件的结构相同,喷淋组件包括喷淋安装板、设置在喷淋安装板上方的喷淋头和与喷淋头连接的喷淋管道,喷淋管道呈竖直状态安装在喷淋安装板上,喷淋安装板上设有若干漏液孔,每个漏液孔均沿着竖直方向贯穿喷淋安装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组件包括圆柱板和安装在圆柱板侧壁上的固定块,每个固定块均与吸收塔的内侧壁卡接,圆柱板的顶部设有呈倒圆锥形的凹槽,圆柱板上设有若干围绕着吸收塔的轴线均匀分布的通孔,圆柱板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定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循环部件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与循环出气口连通,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循环槽内连通,第二管道的一端与循环槽内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循环泵连通,第三管道的一端吸收塔内连通,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循环泵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容纳塔体的顶部设有尾气二次处理部,该尾气二次处理部与容纳塔体内连通,容纳塔体的底部设有通料管,该通料管的顶端与容纳塔体连通,通料管的底部为出料口,初处理进气口与初处理出气口之间设有第四管道,该第四管道的一端与初处理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初处理出气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塔外设有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包括定位圆环和若干围绕着定位圆环的轴线均匀分布的支撑柱,若干支撑柱构成三棱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一方面尾气SO2经过吸收塔,采用氨水喷淋,吸收管路无结晶,不会造成管路堵塞,二次尾气通过电除雾器后吸收效果更显著,尾气无拖尾现象,实现达标排放;另一方面吸收液主要成分为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全部回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实现零排放,减少了污水处理中心的处理负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未经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8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