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8006.1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辉;曹长峰;李道先;王超学;郑爱刚;徐德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3C3/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26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循环槽 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 除雾部件 电除雾器 硫酸系统 吸附部件 循环部件 循环泵 塔体 连通 进气口 氨水 容纳 尾气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中心 循环出气口 处理负荷 达标排放 管路堵塞 出料口 零排放 无拖尾 侧壁 喷淋 下段 吸收 | ||
1.一种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设置在吸收塔(1)旁侧的循环部件(2)和电除雾部件(3),吸收塔(1)为中空结构,吸收塔(1)内设有用于对待处理的二氧化硫的尾气进行处理的吸附部件(4),吸收塔(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初处理出气口(1a)和循环出气口(1b),吸收塔(1)的侧壁设有尾气进气口(1c),循环部件(2)包括循环槽(2a)和设置在循环槽(2a)旁侧且与循环槽(2a)连通的循环泵(2b),循环槽(2a)的底部设有产品出料口,循环槽(2a)的顶部与循环出气口(1b)连通,循环泵(2b)的一端与吸附部件(4)连通,电除雾部件(3)包括容纳塔体(3a)和设置在容纳塔体(3a)内的电除雾器(3b),容纳塔体(3a)的下段侧壁设有初处理进气口(3c),该初处理进气口(3c)与初处理出气口(1a)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件(4)包括沿着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喷淋组件(4a)、第一处理组件(4b)和第二处理组件(4c),第一处理组件(4b)和第二处理组件(4c)的结构相同,喷淋组件(4a)包括喷淋安装板(4a1)、设置在喷淋安装板(4a1)上方的喷淋头(4a2)和与喷淋头(4a2)连接的喷淋管道(4a3),喷淋管道(4a3)呈竖直状态安装在喷淋安装板(4a1)上,喷淋安装板(4a1)上设有若干漏液孔,每个漏液孔均沿着竖直方向贯穿喷淋安装板(4a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组件(4b)包括圆柱板(4b1)和安装在圆柱板(4b1)侧壁上的固定块,每个固定块均与吸收塔(1)的内侧壁卡接,圆柱板(4b1)的顶部设有呈倒圆锥形的凹槽(4b2),圆柱板(4b1)上设有若干围绕着吸收塔(1)的轴线均匀分布的通孔(4b3),圆柱板(4b1)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部件(2)还包括第一管道(2c)、第二管道(2d)和第三管道(2e),第一管道(2c)的一端与循环出气口(1b)连通,第一管道(2c)的另一端与循环槽(2a)内连通,第二管道(2d)的一端与循环槽(2a)内连通,第二管道(2d)的另一端与循环泵(2b)连通,第三管道(2e)的一端吸收塔(1)内连通,第三管道(2e)的另一端与循环泵(2b)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塔体(3a)的顶部设有尾气二次处理部(3d),该尾气二次处理部(3d)与容纳塔体(3a)内连通,容纳塔体(3a)的底部设有通料管(3e),该通料管(3e)的顶端与容纳塔体(3a)连通,通料管(3e)的底部为出料口,初处理进气口(3c)与初处理出气口(1a)之间设有第四管道(3f),该第四管道(3f)的一端与初处理进气口(3c)连通,另一端与初处理出气口(1a)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硫酸系统尾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外设有支撑部件(1d),该支撑部件(1d)包括定位圆环(1d1)和若干围绕着定位圆环(1d1)的轴线均匀分布的支撑柱(1d2),若干支撑柱(1d2)构成三棱柱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未经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80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