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6435.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5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广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18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板 弹簧固定柱 固定板 装置本体 防护 主缓冲弹簧 公路桥梁 减震机构 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 分体式结构 固定限位柱 螺栓 缓冲弹簧 螺栓固定 内侧端部 内侧端面 前后方向 限位固定 缓冲簧 螺纹 拆卸 限位 外部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机构,包括装置本体,弹簧固定柱和主缓冲弹簧,所述装置本体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护固定板,且防护固定板内侧端面中间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五处前后有序排列的弹簧固定柱;所述弹簧固定柱上下之间外部均固定安装有主缓冲弹簧,且防护固定板之间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五处前后有序排列的强度缓冲板;所述强度缓冲板内部中间均固定安装有辅助缓冲簧,且强度缓冲板内部内侧端部均通过固定限位柱固定安装有前后方向的支撑缓冲板。防护固定板的设置,方便弹簧固定柱通过螺纹进行固定安装对主缓冲弹簧限位,方便通过螺栓对强度缓冲板进行限位固定,使装置本体形成分体式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公路桥梁工程是指公路跨越水域、山谷及一切交通通道的构造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全部工作。公路桥梁工程包括桥梁主体工程和桥位总体中附属的工程设施。附属的工程设施很多,如为了保持桥位处河道稳定的护岸、导流堤等调治水流的构造物,桥头与公路连接的引道引桥,桥面上防车轮冲撞的栏杆,保证行人安全的人行道栏杆,以及桥上号志、桥下导航标志和桥面照明设备等。此外,位于地震区的桥梁还设有防震装置,斜拉桥吊索牵索上设有防风动谐振的附加装置,活动桥设有机械装置,流冰河上的桥设有破冰装置等。因此桥梁工程同结构工程、基础工程、水利工程和交通工程有关,并同气象、水文、工程地质、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工程机械、美学、环境保护等学科有关,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技术。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公路桥梁减震机构多为一体焊接式的不方便安装和拆卸,且缓冲吸震能力和支撑受力强度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机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机构,以解决现有的一体焊接式不方便安装和拆卸,且缓冲吸震能力和支撑受力强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路桥梁减震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机构,包括装置本体,防护固定板,强度缓冲板,辅助缓冲簧,支撑缓冲板,固定限位柱,弹簧固定柱和主缓冲弹簧,所述装置本体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护固定板,且防护固定板内侧端面中间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五处前后有序排列的弹簧固定柱;所述弹簧固定柱上下之间外部均固定安装有主缓冲弹簧,且防护固定板之间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五处前后有序排列的强度缓冲板;所述强度缓冲板内部中间均固定安装有辅助缓冲簧,且强度缓冲板内部内侧端部均通过固定限位柱固定安装有前后方向的支撑缓冲板。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固定板内侧端面中间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五处前后有序排列的阶梯孔,且防护固定板阶梯孔细孔内部圆周表面开设有安装螺纹,防护固定板内侧端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五处前后有序排列的限位槽,防护固定板限位槽内侧端部中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插入槽,防护固定板外侧端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五处前后有序排列的插入阶梯孔。
进一步的,所述强度缓冲板整体为开口向内的U形板状结构,且强度缓冲板内部中间均设置有凸出限位柱,强度缓冲板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中间均开设有螺纹孔,强度缓冲板内侧两端部均设置有凹槽相对的限位折弯板,强度缓冲板限位折弯板中间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插入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缓冲板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均开设有四处前后有序排列的凹槽,且支撑缓冲板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凹槽中间均开设有插入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固定柱外侧外部圆周均设置有限位环形板,且弹簧固定柱限位环形板外侧圆周开设有安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广,未经王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6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