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轿车平台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7366.7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9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黎睿;方舟;王云中;马国俊;吴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蔡俊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动力系统 机舱横梁 前机舱 动力总成系统 纯电动轿车 布置结构 低压动力 高低压 动力电池总成 空调动力系统 平台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 车身地板 分开布置 减振效果 连接方便 驱动电压 驱动系统 水平设置 整车布置 电压低 可移植 力系统 内固定 线束 车型 保证 驱动 拓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轿车平台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于前机舱内的动力总成系统和布置于车身地板下方的动力电池总成,所述前机舱内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机舱横梁,动力总成系统包括驱动电压高的高压动力系统和驱动电压低的低压动力系统,低压动力系统固定于机舱横梁的上方,高压动力系统固定于机舱横梁的下方,高压动力系统上固定有空调动力系统。通过机舱横梁的结构,将前机舱内的到高低压驱动系统分开布置,并将振动较大的空调动力系统安装在高压动力系统上,以此达到最优的减振效果,同时保证了高低压的线束走位合理、连接方便,保证了整车布置的安全性。以此平台布置结构,可移植到同级别的拓展车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布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纯电动轿车平台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如今汽车的生产过程中,研发无疑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多的一个过程。同一平台车型,采用标准化的零部件和通用的动力总成,能够大大降低采购和制造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车企成本的降低,表现在终端上就是单车价格的下降。在这个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油价越来越高的时代,新能源车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
现有的大部分电动汽车的生产商多在原有燃油车平台的基础上取消发动机、变速器、进排气、供油等,换装电机、减速器、电池包而实现电动汽车的布置。这种形式的电动车由于受限于原有燃油车的尺寸边界,不但无法使电动车续驶里程最大化、使用过程经济性最优,而且可拓展性有限,对整车人机舒适性有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布置合理、实现电动汽车性能优化的纯电动轿车平台的布置结构。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纯电动轿车平台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于前机舱内的动力总成系统和布置于车身地板下方的动力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内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机舱横梁,所述动力总成系统包括驱动电压高的高压动力系统和驱动电压低的低压动力系统,所述低压动力系统固定于所述机舱横梁的上方,所述高压动力系统固定于所述机舱横梁的下方,所述高压动力系统上固定有空调动力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机舱左纵梁和前机舱右纵梁,所述机舱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机舱横梁左固定支架和机舱横梁右固定支架,所述机舱横梁左固定支架和所述机舱横梁右固定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前机舱左纵梁和前机舱右纵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低压动力系统包括车载充电机系统、热泵系统和蓄电池,所述车载充电机系统、热泵系统和蓄电池分别通过车载充电机支架、热泵系统支架和蓄电池支架固定于所述机舱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充电机系统为车载充电机和电压转换器的集成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充电机支架为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机舱横梁上的平板结构,所述热泵系统支架固定于所述车载充电机支架的右侧,所述蓄电池支架固定于所述热泵系统支架的右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平板结构上固定有两根车载充电机系统支撑梁,所述车载充电机系统通过预埋螺栓固定于所述车载充电机系统支撑梁上;所述热泵系统支架包括与所述车载充电机支架右侧固定的底板和与底板右侧固定的侧板,所述热泵系统固定于所述底板和侧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蓄电池支架为固定于所述热泵系统支架右侧的底座结构,所述蓄电池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蓄电池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动力系统为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和变速箱组成的集成化结构,所述前机舱的后部设有前悬支架,所述高压动力系统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悬置和右悬置固定于所述机舱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高压动力系统的后部通过抗扭悬置固定于前悬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动力系统包括电动真空泵、电动水泵和电动空调压缩机,所述电动真空泵和电动水泵固定于高压动力系统的前部,所述电动空调压缩机固定于所述高压动力系统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7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布置结构
- 下一篇:悬置支架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