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对中位式导叶调速器及液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34029.2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3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峰;王珍明;孙可亮;李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三联电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B15/00 | 分类号: | F03B15/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江沣 |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速器壳体 压力油 套环 活塞 反馈孔 导叶调速器 本实用新型 过流通道 液压系统 存储腔 中位 油泵 压力油进口 调速器壳 几何中心 密封问题 平衡位置 过流孔 中活塞 挡柱 复位 回油 内壁 凸台 泄压 串通 偏离 体内 驱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对中位式导叶调速器及液压系统,包括调速器壳体、活塞及套环;调速器壳体设有第一及第二反馈孔、压力油进口,调速器壳体设有压力油存储腔,调速器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套环,套环位于压力油存储腔处,套环内设有过流孔及过流通道,套环在过流通道内设有挡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调速器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及第二反馈孔,在活塞设有第一及第二凸台,当活塞在调速器壳体内偏离了中心位置时,第一和第二反馈孔两个反馈孔一个通压力油一个通回油,使活塞在压力油的驱动下复位,使导叶调速器中活塞总是处在新套几何中心的平衡位置,从而避免了两腔极出现串通的密封问题,不会造成压力油泄压的现象,保证油泵动作的间隔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对中位式导叶调速器及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水轮机导叶的调速器经历各种形式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电气部分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技术,构成了“数字式调速器”,而在机械液压部分还是相对落后。首先在油压方面,液压行业的油压早就达到31.5MPa,而调速器最高油压仅为6.3MPa,造成调速器的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面临着技术改进。
目前国内的调速器已进行了多次改进,首先由带杠杆的明管系统,改为直连型液压集成结构,紧接着又去掉了引导阀,将二级阀变为一级阀,响应速度得到提高。无论国内外一般都是采用“弹簧+定位套”的刚性定位结构,其结构定位精度不高,且给加工装配带来了不少困难。并且调速器中对于活塞中位的零点调节,是检测控制活塞在油缸的移动作为判断依据。众所周知,调速器内的油缸有可能由于活塞不在中间位置(中位),两腔极出现串通导致密封问题,从而造成压力油泄压,导致油泵动作间隔时间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绝对中位式导叶调速器,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绝对中位式导叶调速器,所述导叶调速器包括调速器壳体、活塞及套环;所述调速器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反馈孔、第二反馈孔及压力油进口,所述调速器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压力油进口相通的压力油存储腔,所述调速器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位于所述压力油存储腔处,所述套环内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流孔及过流通道,所述套环在所述过流通道内设有挡柱,所述活塞滑动固定于所述套环及所述调速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活塞上设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滑动固定于所述调速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凸台滑动固定于所述套环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凸台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凸台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凸台靠近所述第一反馈孔处,所述第二凸台靠近所述第二反馈孔处,所述第一反馈孔及所述第二反馈孔相互连通,所述压力油进口处通入压力油,当所述活塞处于中位时,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过流通道的边缘处相抵以堵住所述过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对中位式导叶调速器,通过在调速器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反馈孔、第二反馈孔,通过在所述活塞上设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当活塞在调速器壳体内偏离了中心位置时,第一反馈孔和第二反馈孔两个反馈孔一个通压力油一个通回油,从而使得活塞在压力油的驱动下复位,使导叶调速器中活塞总是处在新套几何中心的平衡位置,这样也可以成倍提高可靠性,从而避免了两腔极出现串通的密封问题,不会造成压力油泄压的现象,保证了油泵动作的间隔时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反馈孔、第二反馈孔及压力油进口在所述调速器壳体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反馈孔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上方,当所述活塞处于中位时,所述第二凸台的中心截面与所述第二反馈孔的横截面相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反馈孔、第二反馈孔及压力油进口在所述调速器壳体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便于实现活塞在调速器壳体内上下活动调节。
进一步,还包括主回油箱,所述第二凸台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所述调速器壳体内的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和下腔通过外部管道相互连通至所述主回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三联电工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三联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4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