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涵道式三栖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32849.8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8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彬;金健侠;马罡;刘子铭;林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35/00;B64C27/20;B63H5/02;B63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李海建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涵道 壳体 明轮 本实用新型 水面 涵道风扇 空中飞行 驱动装置 应用范畴 拨水 内置 前行 取样 蹼板 转动 行进 驱动 监测 支撑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涵道式三栖无人机,包括开设有涵道孔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涵道孔内的涵道风扇,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能够支撑所述壳体在地面行走以及在水面前行的明轮,所述明轮由内置在所述壳体中的驱动装置驱动,且所述明轮上设置有跟随所述明轮转动并用于拨水的蹼板。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涵道式三栖无人机不仅能够在空中飞行,而且在地面以及水面上也可以自由行进,使得无人机可以在空中、地面以及水面上完成取样、监测等特定任务,大大提高了涵道式无人机的应用范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计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涵道式三栖无人机。
背景技术
涵道式无人机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因此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传统涵道式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均是在空中飞行,并根据需要在空中对地面、水面或空中的影像进行获取,或者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无人机对地面或水面上的目标进行更近距离的拍照甚至是对目标进行采样,因此能够在地面上行走以及能够在水面上进行浮渡就成为了对于涵道式无人机的迫切需求。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涵道式无人机在壳体的下部安装了浮板或者浮球等装置,这些装置虽然能够保证涵道式无人机在水面上漂浮,但是该种涵道式无人机在水面以及地面上却基本没有机动能力,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空中、水面和地面运行的涵道式三栖无人机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实现涵道式无人机在空中、水面和地面运行,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涵道式三栖无人机,该涵道式三栖无人机包括开设有涵道孔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涵道孔内的涵道风扇,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能够支撑所述壳体在地面行走以及在水面前行的明轮,所述明轮由内置在所述壳体中的驱动装置驱动,且所述明轮上设置有跟随所述明轮转动并用于拨水的蹼板。
优选的,所述明轮由相对设置的两块圆板构成明轮主体,两块所述圆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蹼板,任意一所述蹼板均与所述圆板垂直,且任意一所述蹼板的内端均位于所述明轮的中心,外端均朝向所述明轮的外缘延伸,多个所述蹼板在所述明轮的周向上呈放射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蹼板的外端与所述明轮的外缘平齐。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由发泡材料形成的外壳和内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硬质承载骨架,所述外壳包括上侧发泡外壳和下侧发泡外壳,且在所述上侧发泡外壳和所述下侧发泡外壳扣合后,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与所述硬质承载骨架形状适配的安装腔体。
优选的,所述外壳呈长方形平板状,所述硬质承载骨架包括:
沿无人机的纵向延伸的机身骨架;
沿所述无人机的横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骨架两侧的涵道支撑环,所述涵道支撑环连接于所述机身骨架上;
设置在所述涵道支撑环内,且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支撑架;
其中,所述外壳厚度方向上的顶面和底面与所述涵道支撑环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所述涵道孔。
优选的,所述涵道支撑环与所述涵道孔无缝对接。
优选的,所述机身骨架任意一侧的所述涵道支撑环均包括多个,并且同一侧的所述涵道支撑环的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或者同一侧的所述涵道支撑环中的大部分涵道支撑环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与所述无人机的纵向平行。
优选的,所述涵道支撑环为圆环,所述电机支撑架包括电机承载套和多根支杆,所述电机承载套位于所述涵道支撑环的中心,所述支杆沿周向分布在所述涵道支撑环内,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支撑环的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机承载套相连。
优选的,所述机身骨架两侧的所述涵道支撑环借助穿过所述机身骨架的连接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机身骨架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未经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2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陆两用全方位运输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及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