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手臂转动角度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31741.7 | 申请日: | 2018-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2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雷霞;尹振红;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5J13/02 | 分类号: | B25J1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孔德超 |
| 地址: | 13005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槽 转动 安装槽 活动板 角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机器人手臂 对称开设 滑动安装 内壁两侧 装置本体 控制器 插接槽 数据线 磁块 手掌 对称安装 内壁顶端 受力位置 镶嵌安装 弹力带 下表面 穿接 疲劳 背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手臂转动角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连接块、活动板和弹力带,所述装置本体上安装有数据线,数据线穿接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且安装槽的内壁顶端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壁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磁块,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背离第二滑槽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内,所述活动板上镶嵌安装有第一磁块。本实用新型,增加控制器手掌受力位置,在稳定掌握控制器的同时,可有效的降低手掌的疲劳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手臂转动角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其中的运动副(转动副或移动副)常称为关节,关节个数通常即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根据关节配置型式和运动坐标形式的不同,机器人执行机构可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极坐标式和关节坐标式等类型。出于拟人化的考虑,常将机器人本体的有关部位分别称为基座、腰部、臂部、腕部、手部(夹持器或末端执行器)和行走部(对于移动机器人)等。
一般控制机器人手臂运动需要先将编程写好,才能使得机器人手臂沿着规定的路径行走,在编辑编程时,需要让机器人在工件上的采集点位,输入坐标,这样就需要携带编程控制器一边随时输入数据,传统的控制器只是单纯的使用弹力带将其固定在使用人员手上,用手将其托住,其手掌和指尖没有受力位置,在长时间托举的过程中,由于控制器的重量,使用人员的双手很容易产生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手臂转动角度控制装置,具备增加控制器手掌受力位置,在稳定掌握控制器的同时,可有效的降低手掌的疲劳程度的优点,解决一般控制机器人手臂运动需要先将编程写好,才能使得机器人手臂沿着规定的路径行走,在编辑编程时,需要让机器人在工件上的采集点位,输入坐标,这样就需要携带编程控制器一边随时输入数据,传统的控制器只是单纯的使用弹力带将其固定在使用人员手上,用手将其托住,其手掌和指尖没有受力位置,在长时间托举的过程中,使用人员的双手很容易产生疲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手臂转动角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连接块、活动板和弹力带,所述装置本体上安装有数据线,数据线穿接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且安装槽的内壁顶端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壁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磁块,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背离第二滑槽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内,所述活动板上镶嵌安装有第一磁块。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表面安装有按键和旋钮,装置本体的另一端表面安装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同时,转动块也可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弹力带固定在装置本体后表面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且弹力带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扣。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远离转动块的一端开设有条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1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