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光膜、超短距离混光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05664.8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3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曹庆;刘瀚;潘业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珏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模组 显示装置 混光膜 短距离混光 混光结构 散射 本实用新型 光学膜材 匀光 反射 超薄化设计 市场竞争力 光利用率 光线反射 光线照射 混光效果 匀光功能 光面 反射率 透射率 生产成本 保证 | ||
1.一种混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膜包括:
光学膜材;及
混光结构层,设置于所述光学膜材的表面和/或内部,设置有用以增强光线反射和散射的匀光面;
所述匀光面的反射率为50-100%,透射率为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材为具有一种光学功能的光学基膜,所述混光结构层设置于所述光学基膜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至少一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材为具有多种光学功能的复合光学膜,所述复合光学膜由至少两种光学功能不同的光学基膜复合而成;两相邻的所述光学基膜之间设置有所述混光结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学膜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至少一面上还设置有所述混光结构层。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混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基膜为PET膜、丙烯酸塑料膜、PC膜、扩散膜、增光膜或荧光膜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混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面为由多个匀光元素布局出的不透明反射层形成的反射面;
所述匀光元素,由呈网点、凹凸结构、填充或条纹中的至少一种结构或图案形成,用以反射复色光或单色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结构层位于光源的正上方,所述匀光元素的排布密度与所述匀光元素和所述光源的距离大小反向相关。
8.一种超短距离混光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短距离混光的背光模组包括用以出射光线的光源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混光膜,所述混光膜设置于所述光源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短距离混光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短距离混光的背光模组还包括:
电路板,表面上设置有能产生反射的反射层,反射率大于或等于80%;
所述混光膜的混光距离为所述反射层的表面到所述混光膜的靠近所述反射层的所述匀光面的距离;所述混光距离能达到小于0.3m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混光膜,或者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超短距离混光的背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珏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珏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56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屏下指纹触摸识别背光模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