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金属橡胶、磁流变液二级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4103.6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6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杜曼;贺文海;焦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3;F16F15/08;F16F9/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线飞祥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橡胶 通电螺线管 隔离板 上壳体 磁流变液 下壳体 光栅尺位移传感器 二级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减震主体 电路箱 阶梯轴 压力板 自适应 壳体 嵌入 减震效果 上下滑动 使用寿命 穿过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金属橡胶、磁流变液二级减震装置,包括壳体、阶梯轴和减震主体,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能够相对下壳体上下滑动,阶梯轴穿过上壳体且与上壳体固定,减震主体包括压力板、第一通电螺线管、第一隔离板、第一金属橡胶、第二隔离板、磁流变液缸、第三隔离板、第二金属橡胶、第四隔离板、第二通电螺线管和电路箱,第一通电螺线管的上部嵌入压力板的下部,第二通电螺线管的下部嵌入下壳体的底部内,第一金属橡胶、第二金属橡胶的外侧高度1/2处分别安装有第一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第二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电路箱设置在壳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提高了减震效果,延长金属橡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适应金属橡胶、磁流变液二级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减震器的减震范围有限,当遇到比较大的振动时,减震器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减震效果。同时对于长时间处于高强度振动的传统减震装置,传统的减震装置无法根据载荷的大小调节其自身的结构,使得在这种大载荷、高频率的环境下,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趋于恶化,不仅使得自身的寿命大幅度下降,还会因为减震效果的不理想对车辆的零件寿命产生影响,同时对人的乘坐舒适性也会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金属橡胶、磁流变液二级减震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主要是利用金属橡胶进行一级减震,在金属橡胶压缩到一定位置时,光栅尺位移传感器将此信息传给电路箱,电路箱中利用单片机控制供给通电螺线管的电流,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来影响磁流变液产生的力来实现减震装置的二级减震,进一步提高了减震效果,同时延长金属橡胶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金属橡胶、磁流变液二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阶梯轴和减震主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密封连接且能够相对下壳体上下滑动,所述阶梯轴穿过上壳体上设置的中心孔且与上壳体相固定,所述减震主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阶梯轴的下端与下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减震主体包括压力板、第一通电螺线管、第一隔离板、第一金属橡胶、第二隔离板、磁流变液缸、第三隔离板、第二金属橡胶、第四隔离板、第二通电螺线管和电路箱,所述第一通电螺线管、第一隔离板、第一金属橡胶、第二隔离板、磁流变液缸、第三隔离板、第二金属橡胶、第四隔离板和第二通电螺线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压力板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通电螺线管的上部嵌入压力板的下部内且通过第一限位块限制左右移动,所述压力板的顶部与阶梯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通电螺线管的下部嵌入下壳体的底部内且通过第二限位块限制左右移动,所述第一金属橡胶的外侧高度1/2处安装有用于检测第一金属橡胶压缩量的第一光栅尺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的外侧高度1/2处安装有用于检测第二金属橡胶压缩量的第二光栅尺位移传感器,所述电路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箱内的元器件通过线路与第一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第二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第一通电螺线管和第二通电螺线管均相接。
上述的自适应金属橡胶、磁流变液二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箱内集成有电路电源、位移传感器电源、调理电路、单片机电源、单片机和开关,所述电路电源、第一通电螺线管、位移传感器电源、调理电路、单片机电源和开关依次串联,所述位移传感器电源与第一光栅尺位移传感器并联,所述第一光栅尺位移传感器与第二光栅尺位移传感器并联,所述单片机电源与单片机并联,所述第一通电螺线管与第二通电螺线管并联。
上述的自适应金属橡胶、磁流变液二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上壳体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滚珠,所述上壳体的下端伸入下壳体内且滚珠能够沿着滑槽上下滑动。
上述的自适应金属橡胶、磁流变液二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橡胶的密度大于第二金属橡胶的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4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