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圈裂纹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99882.5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2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郁祖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世冠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胡建锋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位 内圈 输送带 检测 裂纹检测装置 推料机构 导轨 一段距离 垂直 推行 本实用新型 换位机构 轴承内圈 移动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导轨;输送带,设于导轨内并在导轨内运行;第一推料机构,用于将待检测的内圈从第一工位沿着垂直于输送带运行的方向推行一段距离至第二工位;换位机构,用于将待检测的内圈从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三工位和/或将已检测的内圈从第三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裂纹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第三工位上待检测的内圈是否存在裂纹;第二推料机构,用于将已检测的内圈从第二工位沿着输送带运行的方向推行一端距离至第四工位;第三推料机构,用于将已检测的内圈从第四工位沿着垂直于输送带运行的方向推行一段距离至输送带上。该内圈裂纹检测装置能对大批量的轴承内圈连续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且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圈裂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内圈是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轴承内圈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检查是否存在裂纹,现有的工厂内检修需要人工检查,检查效果不好,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圈裂纹检测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包括四个工位,按照工作顺序分别为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包括:
底座;
导轨,固定于底座上;
输送带,设于导轨内并在导轨内运行;
挡放料机构,固定于底座上,用于逐个放行待检测的内圈;
第一推料机构,固定于导轨上,用于将待检测的内圈从第一工位沿着垂直于输送带运行的方向推行一段距离至第二工位;
待料板,靠近输送带且固定于底座上,用于放置待检测的内圈;
换位机构,固定于底座上,用于将待检测的内圈从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三工位和/或将已检测的内圈从第三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
裂纹检测机构,固定于底座上,用于检测第三工位上待检测的内圈是否存在裂纹;
第二推料机构,固定于待料板,用于将已检测的内圈从第二工位沿着输送带运行的方向推行一端距离至第四工位;
第三推料机构,固定于待料板,用于将已检测的内圈从第四工位沿着垂直于输送带运行的方向推行一段距离至输送带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档放料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座,固定于导轨;
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气缸缸体和第一活塞杆,第一气缸缸体与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
第一连杆,与第一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块,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
第一轴承座,固定于导轨;
第一轴承,固定设于第一轴承座内;
第一轴,设于第一轴承内并与第一轴承连接,第一轴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轴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挡板,设于第二连接块下方;
其中,当第一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时,挡板阻挡待检测的内圈;当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挡板放行待检测的内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块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的两侧,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所在直线呈一定的角度,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世冠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世冠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9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回路气体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内圈裂纹检测装置的裂纹检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