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风淬法的钢渣余热回收及钢渣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6623.0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4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戴路明;耿永芹;张馨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航明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C21B3/0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渣 接触面板 钢渣余热回收 收集系统 风淬法 滑落板 下端面 渣粒 本实用新型 水平面垂直 对称分布 焊接连接 连接牢固 梯形结构 挡板 出水管 导入室 过滤网 夹角为 倾斜面 上端面 收集率 收集室 风淬 凸台 底座 附着 出口 过滤 应用 | ||
1.一种基于风淬法的钢渣余热回收及钢渣收集系统,包括底座(1)、钢渣倒入炉(2)、分离炉(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倒入炉(2)内部设置有压缩上风机底座(6),所述压缩上风机底座(6)上端设置有压缩上风机(4),所述压缩上风机(4)上端设置有出风口(5),所述出风口(5)上端设置有钢渣导入室(7),所述钢渣导入室(7)右侧设置有钢渣出口(8);所述分离炉(3)上端设置有上盖(9),所述分离炉(3)内部右侧设置有渣粒滑落板(12),所述渣粒滑落板(12)设置有滑落板支撑架(1201),所述滑落板支撑架(1201)左侧设置有接触面板(1203),所述滑落板支撑架(1201)右侧设置有连接杆(1202),所述渣粒滑落板(12)下端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下端设置有传送带(13),所述分离炉(3)右侧设置有支撑轨道(15),所述支撑轨道(15)上端设置有收集车(14),所述收集车(14)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1),所述支撑轨道(15)下端设置有加强板(16),所述加强板(16)下端设置有出水管(17),所述出水管(17)内部设置有过滤网(20),所述出水管(17)下端设置有过滤收集室(19),所述出水管(17)右侧设置有水泵接水管(18),所述水泵接水管(18)右侧设置有水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淬法的钢渣余热回收及钢渣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5)的出风方向与水平线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淬法的钢渣余热回收及钢渣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出口(8)与钢渣导入室(7)为焊接连接,且钢渣出口(8)下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淬法的钢渣余热回收及钢渣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粒滑落板(12)与水平面垂直,且挡板(10)对称分布在渣粒滑落板(12)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淬法的钢渣余热回收及钢渣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02)的数量为四个,且它们均为分布在滑落板支撑架(1201)右侧,并与分离炉(3)内壁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淬法的钢渣余热回收及钢渣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板(1203)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且接触面板(1203)的上端面比下端面长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淬法的钢渣余热回收及钢渣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6)为三角形结构,且加强板(16)与支撑轨道(15)、分离炉(3)为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淬法的钢渣余热回收及钢渣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0)左侧设有“凸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航明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航明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66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钢渣闷锅配合使用的渣包
- 下一篇:一种高炉荒煤气升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