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控制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的电路和负载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8420.7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7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G·贝纳布德拉兹;C·雷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法半导体(图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88 | 分类号: | H02M1/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崔卿虎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可控硅 晶闸管 电容性元件 负载控制电路 电路 二极管串联 二极管耦合 二极管 导电端子 连接节点 耦合 耦合到 | ||
本文提供了用于控制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的电路和负载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的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性元件,该第一电容性元件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与第一二极管串联连接,该第二端子旨在耦合到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的栅极。第二电容性元件耦合在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之间,第三端子旨在连接到在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的栅极侧的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的导电端子。第二二极管耦合在第三端子和第一电容性元件与第一二极管的连接节点之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电子电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型功率开关的控制需要从其栅极提取或注入电流。该电流的产生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电路来产生与上游电路电流隔离的电流,该上游电路在不同电压下操作或利用不同电位参考操作。当开关控制AC负载或连接到AC电压的端子时,在功率应用中尤其如此。
目前的解决方案基于光隔离器或电流隔离变压器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实施例克服了已知电流隔离控制电路的全部或部分劣势。
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避免使用隔离变压器或光隔离器的解决方案。实施例针对避免使用隔离电源的解决方案。
根据一个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的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性元件,与第一二极管串联连接,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第二端子旨在耦合到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的栅极;第二电容性元件,在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之间,旨在连接到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的在栅极侧的导电端子;以及第二二极管,在第三端子与第一电容性元件和第一二极管的连接节点之间。
根据实施例,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在第二端子侧。
根据实施例,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在第三端子侧。
根据实施例,该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三电容性元件,该第三电容性元件具有连接到第三端子的第一电极。
根据实施例,该电路进一步包括插入在所述第二端子和节点之间的电阻性元件,该节点被配置为耦合到所述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的所述栅极。
根据实施例,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包括第一传导端子和第二传导端子,第二传导端子被配置为接收具有振幅和频率的AC电压,该电路进一步包括放大器,放大器耦合到第一端子并且被配置为在第一端子上提供脉冲串,该脉冲串具有小于AC电压的振幅的振幅并且具有大于AC电压的频率的频率。
根据实施例,该电路进一步包括耦合到所述放大器的振荡器和微控制器中的一个。
根据实施例,第三电容性元件的第二电极旨在连接到脉冲串的电位中的一个电位的端子。
根据实施例,第一电容性元件被选择为承受AC电压。
根据实施例,第三电容性元件被选择为承受AC电压。
根据实施例,晶闸管是阴极-栅极晶闸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法半导体(图尔)公司,未经意法半导体(图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8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管的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切换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